我們總以成年人的眼光去看小學生的作品,這是一件非常可怕的事情,小學生的作品,就該有小學生的風格,不該被成年人的思想所影響,著相了著相了。
將所有的作文摞在一起,正巧上課鈴響了,等它響完,我對著學生說道:“剛才我簡單地看了一下咱班的作文啊,具體的我先不說,我叫幾個人來讀讀自己寫的作文啊,大家都聽好了,待會兒我要問你們的評價的啊,第一個嘶…譚鴻誌你先來。”
等譚鴻誌念完他的作文,底下掌聲響起,羨慕的眼光投向他,平時沒看出來這麼會寫啊,好小子,藏的可真深。
“我們找三位同學點評一下,有沒有主動的,有沒有有沒有,沒有的話我就隨便點咯。”求救的目光一致投向了班裡成績頂尖的那幾人,我敲敲桌子,“看彆人乾啥,自己想說就說,你考試的時候還能讓彆人幫你說嗎?啊?”
“譚文你來!其他人認真聽啊。”
隨著譚文的點評開始,譚鴻誌的手腳都不知道怎麼放,感覺放哪兒都不合適。
這種情況,我小時候也出現過,那時我幾歲來著?不記得了,但尷尬的場景,總會在某個時刻浮現在你的腦海。
網上有句話說的很好,因為自己淋過雨,所以要把彆人的傘也撕碎。
等譚文點評完,我勾起唇角,說:“鴻誌啊,你覺得譚文點評的對不對?”
“對對對。”譚鴻誌小雞啄米式點頭。
“下去坐好,我來簡單說一下鴻誌這次的作文,首先我們聽第一段……這裡運用了什麼手法?”
微弱聲音傳進耳朵,我側耳傾聽,又說:“聲音大點,什麼手法?”
“排比。”
“對嘛,排比。最後一句點題籃球比賽,我們在寫作文的時候呢,一定要記得,閱卷老師首先看的一定是開頭和結尾,好的開頭和結尾對作文的打分至關重要……”
巴拉巴拉說了一會兒,拿起保溫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