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局(1 / 2)

等你還複來 橘貓遂我 7701 字 8個月前

天智二十五年。

昌京。

繁華的街道上,來來往往的人群,以及運河中大大小小的船隻穿橋而過。

“主子,這就是你曾生活過五年的昌京啊,與咱們汴京相比可差多了。”

“不能這麼說,昌京地處東方,臨近大海,水源眾多。這裡的百姓穿著、裝扮以及習俗與地處內陸的汴京自然是有所不同。”

發問的人恍然道

“原來如此,夏副……夏公子對昌京倒是很了解啊!”

“我當年……來過一回,那時,這裡還叫秣陵城。”

那位夏公子似回想到了什麼,麵上微陷入沉思。

那問話的人一副書童打扮,那位夏公子一身勁裝氣宇軒昂,一看就是會武功的人。至於那位書童口中的主子,是一位翩翩貴公子,一身墨衣更襯得身形修長,隻是神情有些清冷。

三人此時正立於昌京運河的石橋之上。

有蕭聲傳來,悠揚清新的旋律,水潤唯美的曲聲。聞聲望去,一位白衣公子立於船頭甲板上,迎著水波徐徐吹奏。船穿過石橋,橋上的人瞧見那白衣公子的麵容。

書童裝扮的人忍不住感歎。

“好俊俏的公子!

勁裝男子也似有所感,對著那墨衣男子道

“這曲藝到有你的幾分神韻。”

墨衣男子卻仿若未聞。

從踏上昌京那一刻起,塵封的記憶如潮水般,紛擁席卷而來。

同樣的繁華街道,同樣的青瓦白牆,同樣的曲深小巷,就連她最愛吃的那家燒餅攤,還在原處。

可一切又不一樣了,這裡不再叫秣陵,而那燒餅攤的老大爺早已去世,如今由他的兒子輪替。

也再也沒有她穿梭在街道的身影。

事物轉換,幾經輪回,七年的時間,早已物是人非……

船舫。

“我還從未聽你吹過這首曲子,這曲風曲調倒是很合這意境。”

“這曲子叫什麼?”

“秣陵。”

“月落,你……”

船中一錦衣繡袍男子,盯著對坐的白衣公子,細長的桃花眼裡含著一抹擔憂神色。

白衣公子呷了一口茶,漫不經心道

“你多慮了,我是一時來了靈感,吹著玩的。”

錦衣男子轉而一聲無奈輕歎。

“有時見你這樣,我真不知該不該為你故作堅強而高興。”

“難道你想看到我每日以淚洗麵,鬱鬱寡歡而不得終。”

“我隻是想告訴你,你不需要在我的麵前強忍傷痛,你的心裡的痛楚我都願替你分擔。”

白衣公子垂下眼眸,手無意識地撫摸杯沿,而後抬眸正視對方,語氣堅定。

“那些日子已經過去了,不是麼?”

船已靠岸,船中的對話還在繼續。

“下月楚皇帝大壽,我需回去一趟,安排一些事宜。”

“你就在……昌京住上幾日,你也有很久沒有回來了。我前些日子已飛鴿傳書給他,想必他已安排妥當。”

“完事後,我會直接去楚國,到時,我們在楚國彙合。”

“好。”

三人來到一間醫館外。

‘仁濟堂’

進得醫館內,堂內的夥計發現有客人來,上前打招呼。

“請問你們幾位是看病還是抓藥?”

“看病需排隊,抓藥這邊請。”

“我們來找良大夫”

著勁裝的男子客氣應道。

“哦,是來看病啊,那需要等一等,良大夫此時正在為其他病人脈診。”

少頃,從內堂出來一人。

夥計過去與那人說了幾句,那人望過來,麵上有幾分詫異,而後恢複神色,朝這邊走過來。

朝著那墨衣公子頷首問道

“不知幾位來找在下,是為何事?”

“我們是為途塵神醫而來。”

著勁裝男子亦頷首回應道。

“我們知良大夫是途塵神醫的傳授弟子,想向你打聽途塵神醫現在何處?”

“師傅已在外雲遊多年,我亦是十幾年未見過他了。”

“也不知他老人家現在何處?”

良大夫麵露遺憾應答。

那書童打扮的人一聽著急道

“那我們該去哪兒找神醫?這都已經出來五日了,再拖下,侯……”

“四喜!”

墨衣男子出聲。

四喜自

知失言,閉嘴退到一邊。

“那便不打擾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