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殤三(1 / 2)

等你還複來 橘貓遂我 7370 字 8個月前

楚子歌不知從哪裡弄來的風箏,他先給宋顏書披上厚重的披風,把她裹得嚴嚴實實的,生怕她再染了風寒。

宋顏書嘟嚷著都被他給裹成粽子了,楚子歌聽見她的嘟嚷,揚起唇角笑說

“粽子好,抱起來舒服。”

宋顏書不乾,兩人一陣笑鬨。

而後,兩人靜坐下來,宋顏書有一下沒一下的扯著手中的風箏線,楚子歌則替她握著絞盤。

“你怎麼會想到放風箏?”

“我知你是個耐不住的性子,這段時間想必是悶壞了。”

“所以你就找來了這個來給我解悶咯。”

宋顏書指指上空迎風飄蕩的風箏替他回答。

“我也好多年不曾放過風箏了。”

想想上次放風箏還是上輩子在福利院和一群同伴春遊的時候。

“好多年?我怎麼記得你在前年初春踏青時還曾放過風箏。”

前年?那是她未穿越來的時候,剛剛一時有感而發,竟忘了她真實的身份來。

忙裝作回憶道

“是麼,我怎麼沒有印象了,大底是給忘記了。”

“你也知曉,我記性一向不怎麼好的。”

宋顏書及時岔開了話題,楚子歌也未在意她一時的忘性。

快樂的時光總是過得很快,宋國習俗,互有婚約的男女在婚禮前幾日不準許見麵,要是在這期間相互會麵,則會致使日後的夫妻生活不和睦、不美滿。

宋顏書不以為然,她雖然不知這習俗的由來,但一聽就知道這是喜娘們拿來嚇唬人的。也就隻能嚇唬到那些規規矩矩的閨閣小姐,她才也不信這套。什麼見了麵就不幸福,她嫁的又不是福爾康,她不需要姓福。

兩個相愛的人結合組建成家庭,在日後的生活中相互理解、照應、傾聽,還有適當的妥協和忍讓,一起為了對方成為更好的自己,可舉案齊眉,亦可把酒言歡。這樣才她信奉的婚姻生活,這才是她認為的幸福。

不過,宋顏書這些天也確實沒去見楚子歌。

因為她已經被忙暈了頭,這幾日裡從早到晚她身邊來了一批又一批的喜娘、嬤嬤、宮女,試完喜服前腳剛走了喜娘們,後腳又來了教禮儀的嬤嬤們。一天下來,她早已經筋疲力儘,一倒在床上就呼呼大睡了。

做這些繁雜事時,宋顏書忙裡偷閒地想,楚子歌是不是也正同她一樣被喜娘啊、嬤嬤啊團團圍住強迫試這試那,又被逼著學著學那。心裡不勝其煩,卻也無可奈何,隻能暗歎一句,結婚真麻煩啊真麻煩!

最後一項,祭祖。

這日,宋顏書也是早早起來準備,由皇帝帶領著進入祠堂。

祠堂內隻有皇帝與宋顏書二人。

皇帝注視著高案上的先祖牌位,對立在後麵的宋顏書開口道

“書兒,你上前來。”

宋顏書依言走向前,隨皇帝一同跪拜。

宋顏書跟著念。

“願先祖佑澤我宋國國富民安,永享太平。”

“願先祖保佑我兒一生無憂。”

“父皇。”

“書兒,父皇給你選擇自己所愛之人的自由,亦是希望你此生的幸福能自己掌握。”

“父皇,謝謝您!”

這一句謝謝,確是宋顏書的肺腑之言。她明白,身邊這位身居帝王之位的男人,像普通父親一樣,給了自己女兒最大限度的自由,皇帝的這份父愛,已是做到了極限。

因這自由,對於一國帝王來說,是極難的。對於宋顏書來說,這也是最難得的恩賜。

祭祖過後,回到景和宮,又是被擁著一陣搗騰,那些喜娘、嬤嬤像是比她還緊張,因為明天就是她與楚子歌的大婚之日了。

說到楚子歌,也有七八日不曾見到他了。

宋顏書盤算著怎樣打發走這些積極性極高的喜娘和嬤嬤們,她對著文房暗自遞過去一個眼神,文房朝她點點頭。

宋顏書竊喜,文房真是越來越靈泛了,遞個眼神就明白她想要什麼。

“公主,也已深,您該休息了。”

文房適時地開口。

等的就是這句話!

宋顏書配合著連打哈欠。

那些喜娘、嬤嬤停住手上的動作,互相你望望我、我望望你,拿不定主意。因為皇後娘娘可是交代下來,一定要給公主裁剪最合身的禮服,一定要讓公主記住所有的儀式,並在大婚時完美展現皇家風範。

宋顏書見她們不決,掩嘴輕咳一聲,文房會意。

“皇

後娘娘說明日就是公主大喜的日子了,今日不宜太勞累,你們看公主的臉色,多顯蒼白,這要是娘娘怪罪下來奴婢可擔待不起啊!”

果然,將皇後抬出來這一招起到了敲山震虎的效果。

宋顏書仰躺到她的大床上,舒服的歎喟一聲,終於清靜了。

“公主,您讓文房將皇後娘娘搬出來,果然奏效!”

“那是當然,也不看看這後宮裡誰最大。”

宋顏書有氣無力地罷罷手,閉上眼睛假寐。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