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禮部司儀傳達皇帝的口令,一句‘開始’拉響了今夜的盛宴。
鼓笙之樂響起,眾人的目光投向戲台,唯有楚子歌與楚子敘麵色凝重。因為剛剛隱衛秘密來稟,沒有找到缺席的三人。
此刻宴會才開始,一個身為代職太子,一個是晚宴籌辦人,兩人都無法脫身去尋人。
舞台上的幕簾緩緩拉開。
隨著幕簾拉開的同時,夾雜著微許喧囂人聲,幕簾已經拉開一小半,台上的場景慢慢映現。燈火熙攘,人群來來往往,不知從哪裡飄來悠揚的琴聲,掛著各式各樣花燈的街道,叫賣的小商販,打扮靚麗的少男少女們提著燈籠說說笑笑。台上儼然是一個濃縮版的汴京城的某個街道,演繹的正是民間的中秋佳節月圓之夜。
這樣的場景讓台下的楚子敘霎然一震,那不是......他與慕青初見時的場景麼!
這樣的場景也讓台下的眾人升起了疑惑和好奇。這到底是在演什麼?既不似歌舞曲樂,也不是雜耍遊戲。
台上。
一個青衣裝扮的清秀女子緩緩步入街景,走走停停地好奇張望,似從未見過這幅熱鬨場麵,讓人不禁聯想到這不知是哪家偷跑出來的的閨閣小姐。
緊接著,一倜儻的白衣男子出現在街首,閒適信步於人群潮中。
青衣女子逛到一猜花燈謎的攤位前停下。同時,白衣男子亦來到花燈攤。
兩人看上了同一隻花燈。
這時,琴聲轉換,轉為幽潤綿長。
人群潮中,人來人往,小攤販的叫賣聲,煙花的綻放聲,在兩人對視的那一刻都消了聲。時間靜止,是誰家的白衣翩翩少年,是誰家眉眼如畫的姑娘,就那樣驚鴻一麵,印在了彼此心間。
這一刻,台上靜止,唯有琴聲緩緩流淌。
有歌聲悠悠響起,略帶沙啞的嗓音,述唱著女子的那份思戀與嬌羞。
‘春風吹呀吹吹入我心扉
想念你的心呯呯跳不能入睡
為何你呀你不懂落花的有意
隻能望著窗外的明月’
輕快卻又含著幾絲惆悵的曲調,用那帶著沙啞低沉的嗓音像潺潺流水般淺吟低唱出,獨具風韻,又若露浸入竹葉般,扣人心靈。
楚子歌瞳眸遽然微縮,麵色暗沉。
這個聲音,他再熟悉不過。
唱曲的人從幕簾後緩緩步出,一襲淡紫素宮衣,肩若削成,腰如約素,半垂的烏發綰一支碧玉杏花釵,細風吹過,發絲飛舞,飄然出塵。
“那不是......!”
楚子珩驚呼。
他自然地看向楚子歌,隻見他五哥正緊抿著薄唇,看不出神情,緊盯著舞台上唱曲的人。
楚子珩知道,那是楚子歌發怒的前兆。
“三哥,快告訴我,我是不是看錯了!”
“你沒看錯,台上那穿一身白衣男裝的是你七妹,青衣女子是你未來三嫂,而那位唱曲的紫衣女子是你如今的五嫂。”
“三哥,你都知道,為何不早告訴我們?”
要知道剛才在台上看到三嫂和七妹出來時,他還思忖怎麼看著有些眼熟,直到五嫂出現,他才驚覺,台上那三人可不就是她親妹和兩個嫂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