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擊隊乘坐三輛軍用道奇十輪卡車抵達布納村外,下車後在村南集合,分成三隊,先試探進攻,尋找日軍的防線的薄弱環節。32師一個加強營負責村南的進攻,已突入村中,與日軍展開激烈巷戰,每一處廢墟都要反複爭奪數次,傷亡高達三分之一。日軍依托堅固碉堡群防守,有意將美軍放入村內,然後用火力攔阻分割,給予最大限度的殺傷。雙方近距離巷戰,美軍的炮火優勢無法發揮,進展緩慢。加強營打得十分艱苦,有些連隊已經傷亡過半,仍無法形成有效突破,被死死困在村內的殘垣斷壁間,進退兩難。
哈爾斯上尉率領30名突擊隊員由加強營左側進攻,接替一個被打殘的連隊,負責對付前方的三個連環碉堡。他果斷率隊突進,十人一組,迂回包抄日軍碉堡,分散對方火力,抵近摧毀。日軍三座碉堡內都有92式重機槍,相互間形成交叉火力,闖入者非死即傷,根本無法靠近。一些日軍散兵則潛藏在碉堡附近的廢墟中,不時伏擊靠近的突擊隊員,遲滯他們的進攻速度。李浩洋帶領一組突擊隊員進攻東邊的碉堡,“灰熊”馬奇當他的副手,手持自動步槍清剿附近的日軍散兵。
突擊隊半數以上人員使用改進過的湯姆遜衝鋒槍,軍用編號m1,前握把改成護木,50發彈鼓也換成30發彈匣。彈匣容量雖小,但故障率低,不像彈鼓容易卡殼,保證供彈順暢。李浩洋也換了一支m1衝鋒槍,帶領小組避開碉堡正麵火力,借助廢墟的掩護,從側方步步逼近。碉堡內的重機槍馬上轉向射擊,猛烈的火力將李浩洋他們壓製在一處斷牆後,子彈雨點般飛來,磚屑迸濺紛落,眼看就要將斷牆打穿。突擊小組配備有新研製的m—1便攜式火焰噴射器,有效射程20米,專門用來對付堅固的日軍工事。
m—1便攜式火焰噴射器屬於早期型號,僅少量裝備部隊試用,不如日後改進的m1a1和m2a2型好用,但在當時已經算是很不錯了。日軍碉堡距矮牆有三十多米,中間缺少掩蔽物,沒辦法快速靠近噴射。
李浩洋發現矮牆擋不住日軍重機槍的火力,馬上下令隊員散開,全力向日軍碉堡開火,壓製重機槍火力,掩護火焰噴射器組靠前噴射。五六支m1衝鋒槍一起齊射,密集彈雨將碉堡外壁椰木打得木屑紛飛,日軍重機槍立時啞了下來。衝鋒槍火力雖猛,但射速高,30發彈匣很近就會打光,難以持久。火焰噴射器小組不敢怠慢,馬上離開矮牆,快步衝向日軍碉堡,隻要前進十幾米就行了。誰料碉堡前的空地下竟有日軍藏身,散兵坑上加蓋木板,上鋪浮土和雜物,有周邊環境融為一體,難以察覺。
火焰噴射器小組剛衝出幾米,躲在散兵坑內日軍便開槍了,一槍擊中火焰噴射器手的右大腿,血肉迸濺,當即摔倒。負責掩護的副射手立刻用衝鋒槍對準散兵坑掃射,子彈擊穿掩蔽木板,坑內傳出悶哼聲。副射手正要上前查看,另一側亂木間有子彈飛出,正中副射手頭部,斜向對穿,一槍斃命。槍法如此之準,肯定是狙擊手無疑。 “灰熊”馬奇見狀大怒,自動步槍對準亂木堆一通猛掃,斷木飛跳,其間有人影閃動躲避。馬奇起身就追了過去,李浩洋擔心他吃虧,忙派兩名隊員跟上協助。
衝鋒槍齊射過後,日軍碉堡內的重機槍又開始吼叫起來,對準倒地的火焰噴射器手掃射,消除隱患。火焰噴射器手腿部中槍,移動緩慢,一旦被重機槍子彈擊中身背的燃料罐,馬上就會變**肉火雞。他情急之下,斷然對準碉堡噴射火焰,一道熾熱的焰急噴而出,飛卷日軍碉堡。雖然雙方相隔的距離超出火焰噴射器的射程,可無形的熱浪仍通過射擊孔湧入碉堡內,烤得日軍連忙後撤,槍聲立止。李浩洋一看火焰噴射器起作用了,即可帶人翻出矮牆,一最快的速度衝向碉堡。
他同時派兩人架起受傷的火焰噴射器手前行,讓他持續噴射,直至燃料耗光。
李浩
洋帶人從兩側逼近碉堡,三十米的距離一衝即到,衝鋒槍對準射擊孔拚命掃射,壓製日軍無法反擊。火焰快速接近,外側椰木被引燃,焰流從射擊孔衝入,烤燙了重機槍,令日軍無法操控。堡內日軍抄起步槍還擊,但火焰已然擴大,燒著了靠前的兩名日軍,發出淒慘的叫聲。餘下日軍見守不住碉堡了,紛紛鑽入碉堡後撤,卻被等在外圍的李浩洋敵人悉數射殺。一彈匣掃射下去,每名日軍身上少說也挨上七八槍,皮開肉綻,當場斃命。李浩洋等人沒進碉堡搜查,直接投擲幾顆手雷清除,保證裡麵日軍死得乾乾淨淨。
“灰熊”馬奇這時也趕回來了,手握沾滿血跡的大號“鮑伊”獵刀,咧嘴衝李浩洋一笑,表示日軍狙擊手已被乾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