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章 記憶與現實逐漸重疊(2 / 2)

這件事之後,顧南梔初中三年都沒再單獨穿過夏季短袖校服。即使是37、8度高溫的夏天,她也要在夏季校服外麵套上秋季長款運動服外套,好像這樣就可以掩蓋住身體發育給少女帶來的羞恥感。

“你想吃什麼給你爸打電話,等你爸晚上回來做,中午咱們倆就簡單吃點湊合下吧,我還要寫文章。吃完你趕緊去練琴,還有一周就要去京市參加青少年春晚節目錄製了。”蘇年雪打斷了顧南梔的回憶。

“知道了,吃完就去。”顧南梔乖巧的回答。

原來她回到了2006年11月,這年她初三,14歲。

顧南梔總體來說是個乖巧的女兒,但在彈琴這件事上,她每年都要跟蘇年雪上演一出“我不要學古箏了”的哭鬨劇。可迫於蘇年雪的威壓,她的古箏學習持續了9年。

這一年,顧南梔的古箏老師吳老師指導的《百花引》古箏合奏入選了京台的青少年春晚節目單,每人需要交6000元報名費。那時候蘇年雪和顧嘉城每月工資加起來還沒這麼多,6000元對當時的一個普通家庭來說不是個小數目,這還不包括路費和住宿費。

顧南梔長大後也在網上看到有不少關於青少年春晚錄製的討論貼,其實這種收費的電視台節目錄製是電視台和第三方傳媒公司的一種合作模式。有的家長認為這完全是圈錢的套路,也有家長覺得花一點小錢讓孩子鍛煉一下未嘗不可。

蘇年雪跟顧嘉誠商量後決定參加這次錄製,夫妻倆難得在培養女兒上達成共識,即使要花上倆人三個月的工資也值得。

前世,顧南梔就是在這時候出了岔子,她在這個關鍵時刻發燒了,這場發燒伴隨著劇烈的咳嗽,退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