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日蘇這小夥子明顯是個生猛的,采蜂蜜時應該沒做什麼防護措施,所以臉上手上被蟄了兩個大包。
梁崇奇怪,春天都沒多久,蜜蜂出巢的時間應該也不長,那日蘇是去哪裡搞到蜂蜜的。
但算起來,化凍也有一段時間,很多植物的花都開了,可能就是有一些蜜蜂較早的采到了花蜜,但是勞動果實卻被那日蘇捷足先登。
那日蘇解釋,蜂巢裡麵有三塊蜂蜜,自己隻取了較小的一塊,顯然,他也是知道在初春,要給蜜蜂留點口糧。
那一塊蜂蜜不過兩個巴掌大,被托雅小心翼翼的拿罐子和紗布過濾出來。
除了一人泡了一杯蜂蜜水,以及將過濾剩下的殘渣分了吃後,剩下的都被托雅放起來了。
梁崇這才曉得,古代的糖較為珍貴,前麵她們去集市上買的糖果子,其實也隻是沾了一點糖味。
但蜂蜜不同,蜂蜜不止是古代人民重要的甜味來源,還可以作為藥材入藥,一斤便可以賣到幾百文錢,是一個名副其實的奢侈品。
所以一般山民采到蜂蜜也不會自己吃,都是拿去賣給富人補貼家用。
聽到這,梁崇不禁感謝起前世刷了那麼多視頻的自己,雖然沒有經過實踐,但讓自己什麼都懂一點。
一個計劃在她心中油然而生,這個計劃不僅能解決姐弟倆的生計問題,還能輕鬆的快速來錢,說不定,能幫她贖身也不為過。
“養蜂?”姐弟倆疑惑的問出聲。
無它,山民采的蜂蜜都是野生的,很少有人嘗試養蜂。
也有一些人有過類似的想法,但一是不知道怎麼飼養,二是捕捉活著的蜜蜂容易被叮,古代醫療條件落後,輕易冒險不得。
為了一窩蜜蜂將自己的小命送了,實在是得不償失。
就算真有那膽大的冒著生命危險將蜂群拿回家,往往不出三四天蜂群便全部跑回原來的地方了。
所以慢慢的,就沒有多少人嘗試養殖蜜蜂了。
“那是因為沒有將蜂王一起拿回來”,梁崇心想。
她前世是個重度的短視頻愛好者,每天就愛看一些稀奇古怪的視頻,特彆是一些三農和趕海趕山的,壓力大的時候能看一宿,怎麼分蜂她還真見過。
蜂王就是蜜蜂群體中稍大的那個,分蜂時,如果沒有蜂王,那麼蜂群就會沒有歸屬感,很快就會回到原來的地方。
現在已經春天了,據前世看的那個養蜂博主所說,分峰的季節一般都在春天,因為這個時間,新的蜂王會完成孵化,原來的巢穴容不下那麼多的蜜蜂。
且一山不容二虎,老的蜂王便會率領蜂群的一部分成員遷移,將蜂巢讓給新的蜂王,在外尋找合適的地方築巢。
這個時間,蜜蜂的攻擊性也不會那麼大,性格更為溫順。
所以如果決定要嘗試養蜂的話,時間是很緊迫的,最好在這幾天就完成分蜂。
不過梁崇沒給姐弟倆科普那麼多,姐弟倆也看不懂這麼複雜的事情。
隻衝著他倆比劃了半天,又在地上給兩人大致畫了下分蜂的正確操作。
這下姐弟倆倒是都看懂了,兩人沒問為什麼她懂的那麼多,都猜想她在大戶人家當侍女,肯定比他們要見多識廣。
但計劃是一回事,實踐又是另一回事。
分蜂過程中容易被蟄的問題,是首先要解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