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了兩天,茅草下麵的土地上陸陸續續長出了一些白色的菌絲出來。
證明羊肚菌菌種著床成功。
梁崇這才敢放心的讓巴爾思去買原料,兩人合力做了四千斤營養包出來。
一般在菌絲出來的七到十五天內,就要開始放營養包,但是梁崇對自己做的菌種並沒有太大的信心,所以一直沒有去準備營養包的事情。
現在看到菌種著床成功,才敢放手去買大批量的材料,這樣的話,就能將虧本的概率降到最低。
現在外麵的溫度已經開始低了,而梁崇記得前世教程裡的專家說,羊肚菌的種植溫度要保持在五到十五度左右,就讓巴爾思將火炕燒了起來。
但也不用燒得太大,隻要讓室內保持在一個合適的溫度就行。
還要定期噴灑水,確保室內的濕度不能太低。
至於另一畝地,梁崇打算種植韭黃。
韭黃其實就是韭菜在長期避光的環境中長大,因為不能進行光合作用,無法合成葉綠素,所以顏色也由綠變黃。
大業朝是有韭黃這種蔬菜的,但目前隻在南方有少量的種植,原身還在某一任主家那裡看到過。
書上有“蔥韭菜茹”的記載,韭黃的營養價值很高,“韭之為菜,可生可熟,可菹可久,乃菜中最有益者也”,傳說韭黃對腎也有一定的滋補作用。
但在營州城,基本都吃綠色的韭菜,沒有看到過韭黃的出現。
韭黃可以算是一種新品蔬菜,不知道在營州城是否有售賣市場。
不過梁崇並不擔心,營州苦寒,冬日裡能吃的蔬菜比較少,這時候有一個新鮮的蔬菜出現,其實是不愁銷售市場的,頂多就是價格上不去而已。
而且選擇種植韭黃,也是因為考慮到它的種植難度比較低。
種植韭黃一般都是在四月份或九月份的時候進行移栽,現在已經到了十一月中旬。
但因為梁崇選的是溫室種植,能夠隨時調節溫度和濕度,對移栽的時間要求並不苛刻,所以梁崇並不著急。
移栽的根係也很好找。
本地的一些居民有種植韭菜的習慣,天氣漸冷,外麵的韭菜也發不出來了,但是韭菜的根還在。
種了韭菜的人家會在根上蓋好茅草保溫,避免韭菜根被凍死,來年天氣回暖的時候,韭菜便又能發芽。
得知梁崇在收購韭菜根的時候,大嬸們都很樂意,畢竟這個根現在留著也沒有什麼用,想吃韭菜的話,來年春天再種就行。
不過良禾村的韭菜根數量並不夠,梁崇還想辦法去外村買了一些。
一畝地的韭菜根花費梁崇五百文錢。
移植韭菜根的土壤已經提前弄得疏鬆透氣,澆灌過一遍水。
將韭菜根稍作修剪,除掉弱根病根,兩人分時間段和地塊,將韭菜根種了下去,老族長也來給孫子幫忙。
對於梁崇,他內心感激,明白人家是在照顧爺孫倆。
梁崇偶爾買肉吃的時候,也會讓巴爾思帶一碗回去。
韭黃暖房的溫度保持在十至十五度。
因為沒有溫度計,種植的溫度其實隻能估摸著來,並不是那麼精準。
兩個暖房都要燒炕保持溫度,這就意味著柴火的消耗量會非常大。
兩個暖房一天要消耗兩捆木柴,若是去買的話,一捆柴差不多在兩文左右。
不過冬天大家都沒有活乾,所以人人都去打柴來賣,供過於求,有時一捆柴也會兩文錢都賣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