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下子就引起了謝湍意的注意。
謝湍意參加過縣試和府試,還過了童生試,可以算是營州範圍內比較有學問的人了。
不過他沒有係統進學過,雖然四書五經等固定書目背得滾瓜爛熟,但策問一直是他的短板。
看到呼和交上來的答案,謝湍意感覺這個措施還是比較新穎的,問了呼和之後,才知道出自梁崇之手。
他倒也不覺得這是梁崇想出來的辦法,畢竟時下,受教育條件的限製,有大見識的女性還比較少,且大多都出生於高門大戶,在小山村中很是少見。
再說,就像梁崇想的那樣,情報機構和邸報這兩種東西,大業朝早就有了,也不是什麼新鮮玩意兒,隻是不像梁崇說的那麼完備而已。
謝湍意隻以為梁崇是在哪本書中看到的,並想著,除了這些,書中應該還有其他可以學習的地方。
糾結再三,還是和梁崇問了問,他自己也想去買一本。
聽到此話,梁崇後背的冷汗嗖的冒了出來。
穿過來之後,她就一直在刻意的縮小自己與本地人之間的差彆。
但畢竟不是一個時代的人,再怎麼裝,日常還是會有一些不一樣的地方。
隻不過她不會說話,這些不一樣就被弱化了。
沒想到一時大意,差點在一個五歲的小孩子身上翻車,露出馬腳。
無法,梁崇隻好在小本子上對謝湍意寫道,確實是書中看到的內容,但這本書是她小時候偶然在彆處看到的,書名已經記不清了。
看到梁崇的話,謝湍意露出了可惜的神色。
但謝湍意也沒可惜太久,本來他隻是想找書來觀摩一番,看看不同的觀點,找不到,對他的生活沒有任何影響。
謝湍意沒有接著往上考的原因,一方麵是因為科考太過費錢,他是個賺不了大錢的人,科考越往上越費錢,恐怕要積攢好幾年,才能攢夠考一次試的錢。
另一方麵,他算是野路子出家,沒有好的老師指導,比起正兒八經在書院上課的其他童生、秀才來說,在很多方麵都有短板。
童生試還好,大多考一些書上常規的內容,硬著頭皮背就行,但到了秀才這一關,涉及到民生時政之類的考題就非常多了。
去年他去達州參加府試,便敗在了這一關。
這也是為什麼時下的農家人中,很少出現有出息的讀書人的原因。
寒門難出貴子,不單單是經濟上的差距,還有教育資源上的差距。
農家出身的人,缺乏了解時事政治的條件,看事情的眼光往往較為狹窄。
若是沒有名師指導,幾乎不太可能考得過那些從小就在正規書院上課的學生。
能過童生試,已經是謝湍意儘了最大努力後得到的結果,所以他也就不在考秀才上多費功夫了。
找個正經的營生,讓自己活下去才最要緊。
謝湍意從小到大都是個務實的人,他讀書的目的,從來都不是為了當官發財,而是想著有個讀書人的身份,討碗飯吃也更容易一些。
想到這,謝湍意還蠻佩服梁崇的,她的身體條件,相比於大多數人來說,太不方便。
但她卻把日子過得有滋有味的,身上有很多的品格都值得自己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