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百姓還是習慣性把玉米當成糧食看待,而不是一種菜品或是替代性水果,導致嫩玉米的市場價格跟老玉米差不多,賣不上價,還不如留著長老了更值錢。
價格不太符合梁崇的心理預期,賣完那一波,梁崇便歇了手,決定等什麼時候嫩玉米漲價了,再去市場上賣鮮貨。
幾人中的大部分都是掰棒子的熟手了,就隻有劉桂花從來沒有掰過玉米,梁崇便特意叮囑她穿好長衣長褲,遮蓋好頭臉。
但梁崇顯然是多此一舉了,這三畝地平時本來就是劉桂花在管理,玉米葉子會割人她早就知曉了,掰棒子的時候,裹得比幾人還嚴實。
梁崇注意到,劉桂花裹頭臉的那塊布,是她閨女的衣裳。
想了想,左右今年還是要給員工送年禮的,梁崇便決定把其中的一些禮品換成布匹。
掰完玉米棒子,梁崇又叫來施工隊,把種羊肚菌的那兩畝地的前後圍牆立了起來,好好的清理了一番,撒入石灰粉暴曬了幾天。
做足了前期的準備工作,才把羊肚菌種了下去。
巴爾思也可以搬過來了。
劉桂花這邊,卻是沒什麼事情了,梁崇的土地有限,每年最忙的時間段就是三到十月份。
至於中間的十一月份到二月份,除了羊肚菌,地裡基本不種什麼東西。
羊肚菌已經有巴爾思在管了,那兩畝黃精,梁崇自己就能打理。
對此,梁崇也沒有什麼辦法。
冬日裡正是母女倆人日子最難過的時候,畢竟春夏還能找找野菜充饑。
劉桂花母女倆沒有田地,今年要交一百七十文的人頭稅,還有一百文的戶稅。
另外,前麵還交了三百文的徭役錢。
她在梁崇這邊一共乾了七個月,賺了一兩四錢的工錢。
除去稅錢,母女倆又要買吃的糧食,算下來也不剩什麼錢了,估計這個寒冬會過得非常艱難。
但梁崇這裡確實沒什麼活兒要乾,隻能跟劉桂花說,明年再來的話,每個月給她漲五文錢。
還給她拿了一百斤的小麥過去,說就算給她提前預支的工錢。
小麥的市場價是五文錢一斤,一百斤小麥值五百文錢,差不多是劉桂花三個月的工錢。
說她聖母也好,心軟也罷,她自小接受的教育,便是在自身有能力的時候,順手幫彆人一把。
至於劉桂花明年會不會選擇繼續來做工,梁崇左右不了,但少這一百斤的小麥,她也窮不了,能幫到兩個可憐的孤兒寡母便是好事。
窮則獨善其身,達雖不能兼濟天下,但梁崇也做不到眼睜睜見死不救。
當然,梁崇也不會選擇白給劉桂花,免得劉桂花認為她是在施舍,傷了自尊,或是被視為理所當然。
村裡過得和劉桂花一樣慘的人也是有的,若是人人都找到她這裡來,她也救不完這麼多。
再說,也輪不到她一個孤女去救。
隻能目之所及,但求問心無愧。
稻香混合著麥香,豐收的味道彌漫著整個村莊,但村裡卻鮮少有人能開心得起來。
隨著裡正的銅鑼聲在村中敲響,也意味著朝廷收稅官的正式到來。
十一月,本該是飄雪的月份,卻奇怪的下了一場瓢潑大雨,結束了營州長達幾個月的乾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