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民們見他送走一車,拉回半車,最重要的是這半車裡還有很值錢的半扇羊肉,這就很讓他們眼饞了。
有人小聲嘀咕,“怪不得白崇兩口子這麼舍得,人顧家這根本就沒占他們便宜麼。”
言下之意,白景洲一家之所以給顧文萱家送那麼多禮,是因為他們吃準了顧文萱一家肯定會有來有往,不讓他們吃虧太多。
這人順口一句,自己沒覺得有什麼,那些隻想女婿或者未來女婿往自己家裡拿東西,自己家卻連一頓飯都不想管的人家,卻覺得自己被暗搓搓針對了。
且不說他們因為這人的一句話,和對方以及對方的親戚、友人生出了多少口舌官司,隻說顧文萱和白景洲。
兩人在臘月二十二日去了一趟各個莊子,給莊戶們發了他們該得的那部分獎勵。
他們是按照由近及遠的順序到處跑的,當晚是肯定回不了白家村的,偏他們又沒在莊子上準備自己的住處,兩人於是就打算到縣城的宅子暫住一晚,明天再起早去往下一個地方。
兩人坐著雇來的馬車進了城,顧文萱一路聞著飯香味兒,肚子頓時更餓了,於是就提議吃了飯再回宅子。
他們的那個大宅子離縣城的繁華商業區很近,兩人在靠近他們宅子的地方下了馬車,與車夫約好明天早晨,對方什麼時候去接他們,然後就一邊咽口水,一邊往前走著,去尋摸吃的了。
顧文萱沉迷於用鼻子尋找美食,走太快了差點兒撞到一個抱著書箱的中年男子。
白景洲眼疾手快把她拉到一邊,然後又溫聲問紅著眼圈兒,緊抿著嘴唇,但卻努力挺直腰背的中年男子,“您沒事兒吧?”
中年男子搖了搖頭,“抱歉,我有些走神,沒撞到二位小友吧?”
顧文萱好奇地看著他。
這人是剛剛被書肆掌櫃“請”出來的,她耳聰目明,雖然隻是匆匆一瞥,但從周圍人的竊竊私語裡,她還是迅速總結出了事情的大概經過。
這中年男子看樣子應該是個讀書人,聽周圍人說,他拿了一套四書要賣給書肆,並且開價八十兩銀子。
書肆掌櫃還價到三十兩,中年男子搖頭,堅持要八十兩。
看熱鬨的閒人裡,有人小聲說他肯定是失心瘋了,一套四書居然要價八十兩銀子。
眼下行情,書肆出售的普通四書一般一兩二錢銀子一套,帶注釋的則三到五兩不等。
雖然中年男子一再強調,他手上那套是他曾祖父留下的,珍貴得很,但書肆掌櫃卻還是不肯再多給些銀子。
誠然,中年男子的曾祖父,也就是這套四書的注釋之人,是曾經中過進士、做過知府的某位大人,他注釋過的書肯定很不錯,但問題是,絕大多數書生,比起自己翻閱注釋,都更喜歡能夠隨時為他們解惑的教書先生。
隻有那些讀不起學塾,又確實想要讀書的人,才會咬咬牙,買一本帶注釋的書回去自己翻閱。
可問題是,會這麼做的人,他們又能有多少銀錢買書?
原版花八十兩買下,後續還要花錢找人抄寫或者刊印,書肆得賣出去多少本,才能勉強賺的回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