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是帶著白景洲給的任務去的。
白景洲私下叮囑他們,“好好學學這邊的人是怎麼種水稻、蓮藕、果樹、桑樹和其他莊稼的,又是怎麼養魚蝦蟹的。”
六人也是農戶出身,白景洲一說他們就明白對方是何用意了。六人就跟打了雞血似的,隻要顧文萱不帶他們出門,他們就去滿村子轉悠,找白景洲重點標注的幾戶人家幫人家乾活兒。
那些林氏族人都知道他們是護送林父一家歸鄉的厲害人物,不僅身手不錯,而且還和林父一家沾親帶故,所以都對他們很是熱情。
他們問這問那,對方也都爽快作答,雖然這份爽快有很大程度是因為他們並不認為自己懂的這點東西有什麼大不了的,但房家兄弟還是對那幾個願意教他們的林氏族人十分感激。
每次學到什麼,他們都會立馬趁著記憶還很深刻,點燈熬油整理到他們早就準備好的小冊子上。
雖然林氏族人的講述零零碎碎,並不存在什麼由淺到深的次序和邏輯,但他們卻還是每次都記錄的格外認真。
村裡其他人不知道他們和那幾戶人家是各取所需,他們為對方提供勞動力,對方教他們他們想知道的農耕知識,還以為他們是那種好說話的爛好人,一身力氣沒處使,誰家都能使喚他們幫著做事。
心思正的要麼對他們的行為暗中搖頭,要麼委婉勸他們不要這樣到處做白工,心思歪的卻是眼紅起了那些在他們看來占到便宜的族人。
他們不僅打起了房有福等人的主意,試圖讓他們也免費幫自家乾活兒,同時還厚著臉皮找上了林父一家,提出要“借”養在林家的那八匹馬。
林父林母直接拒絕了,“那馬不是我們的。”
對方不死心,提出要見顧文萱他們,氣得林父指著那幾人就是好一頓嗬斥。
白景洲正好來給林父送他寫的一篇文章,聽到對方在訓人,白景洲就沒有立刻進去。
一直到那幾人灰溜溜離開林家老宅,白景洲這才找到林父,把他寫好的文章交給對方批改。
林父早就注意到了剛剛他在主院門口一閃而逝的那道身影,他接過文稿對白景洲道:“樹大有枯枝,讓你們見笑了。”
白景洲搖頭,“您也說了,樹大有枯枝,這一點我們白家也一樣。”
所以大哥莫要笑二哥,奇葩親戚誰家都是有一點的。
林父失笑搖頭,心情因為白景洲的話不自覺變好。
白景洲、房有福他們各忙各的,看似不務正業的顧文萱其實也沒閒著。
她和孩子們混著混著,就順勢和對方家長也混熟了,還不到半個月時間,孩子們的家她就已經能夠自由出入。
房有福他們偷師偷的歡快時,顧文萱也打著“幫忙”的旗號,和各家的嬸子大娘、姐妹嫂子們學起了種菜、種果樹、養蠶、製繭、繅絲等等。
不僅如此,她還順利從各家各戶分到了不少蔬菜種子、草莓秧子、果樹苗和桑樹苗。
當然,草莓秧子、果樹苗和桑樹苗她現在是不要的,她已經和各家各戶的嬸子大娘說好,等他們離開林家村時,她再拿了小盆去跟對方討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