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兩家的那些莊子,顧文萱則是發動了她爹、她幾個表叔分頭行動,和她一起全程跟進春耕事宜。
考慮到新作物總是難種好的,顧文萱把這邊常見作物的種植交托給了顧永明等人監管,她則是親自跟進棉花和水稻的種植事宜。
根據白景洲的研究與推斷,邢州這邊,水稻需得在清明後、穀雨前(4月初-4月下旬)播種育苗,在立夏後、芒種前(5月初-6月初)插秧,在中秋之後(9-11月之間)收割。
顧文萱不懂這些,萬幸他們種水稻並不是臨時起意,他們其中兩個莊子上,靠近水源的一部分良田早在去年秋收之後就已經被白景洲帶人親自改造成水田了。
有了現成的水田,顧文萱隻需看著莊戶們按白景洲提供的種植手冊操作,這對她來說難度一下就降下來了。
值得一提的是,水稻顧文萱和白景洲並不打算種太多,他們隻想適度的種一些,留著以後給自己和家裡人改善夥食。
棉花今年種的人很多,白景洲去州城了,顧文萱又不耐煩總給大夥兒答疑解惑,於是乾脆從充分掌握了種棉理論知識和實踐經驗的老年莊戶中抽調出一些人手,讓他們專職指導白家村、賈家村的村民,以及顧家白家生活在其他村子的親戚種棉。
棉花和水稻都種好後,顧文萱又去看了其他莊稼的種植情況,發現她爹他們跟進的很不錯,她乾脆就當起甩手掌櫃了。
但新品種的西瓜、櫻桃、黃桃、草莓、桑樹等,顧文萱還是全程跟進了的。
西瓜種子是穆翰之兄弟倆幫忙在京城淘換到的,其他那些則是去年他們從海州那邊帶回來的。
去年秋收後沒多久,她和白景洲又買了兩個帶小矮山的新莊子,今年他們計劃在那兩個小矮山上種櫻桃、黃桃、桑樹等。
桑樹是種很有用處的樹,桑葚可食,桑葉可以用來養蠶,養大的蠶可以用來製繭繅絲、織造絲綢,等於是形成了一個健康的產業鏈。
當然,他們眼下用於養蠶的桑樹並不是他們從海州帶回來的,而是他們在周邊山裡尋摸到的現成的已經長成的桑樹。
至於他們新種的那些,他們還需要耐心地等上幾年,讓它們慢慢長成。
顧文萱小心翼翼留存下來的草莓種子和秧苗本就不多,並不需要單獨開辟一塊區域,所以顧文萱就把它們種到了自家、白景洲家、房家、白景山家的菜園子裡。
房家和白景山家種的少,而且若不是他們自己非常想種,顧文萱完全可以把為數不多的草莓種子和秧苗全都種在自家和白景洲家的菜園子裡。
值得一提的是,顧文萱他們今年還在莊子上和顧家旁邊的池塘裡多養了一些螃蟹,也就是說,他們名下的池塘,現在不僅種蓮藕,而且還混養了魚蝦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