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了解皇帝和主考官的喜好,以及朝廷的政務熱點、難點等他們無法在邢州及時獲取的信息,白景洲他們安排好家中事宜就提前進京了。
書本知識他們已經通過以往十來年的刻苦學習吃透,現在缺的就是對時局的了解,以及對時政的獨到見解。
值得一提的是,不僅白景洲他們,穆靖之明年也要繼續參加會試。
和白景洲、顧文海等一直沒有下場的舉人不同,穆靖之、蔣玉恒、陶昌、蘇雲展之前就已經參加過一次會試,隻可惜那次他們全都遺憾落榜了。
在那之後,他們抽出更多時間彌補短板,等待下一次會試如期到來。
會試又稱春闈、禮闈,於鄉試後的次年二月舉行於京城禮部。
會試考三場,三場的開考時間分彆為二月初九、十二日、十五日,每場考三天。
會試三場的內容與鄉試一樣,每科會試錄取進士在兩到三百人之間。
會試之後是殿試,殿試是科舉製度的最後一級考試,在會試後一個月,即三月十五前後舉行。
殿試的考試內容與朝政息息相關,試題由閣臣們預擬數種,臨時呈皇帝圈定。
由於殿試一律不黜落,隻排定名次,所以會試榜上有名的人,最差也能得個同進士的功名,從此正式踏入官場。
殿試按照名次,會將士子們劃分為三個等級:狀元、榜眼、探花等前三名列為一甲,又稱進士及第;傳臚(第四名)等若乾人列為二甲,又稱進士出身;一甲二甲之外的若乾人列為三甲,又稱同進士出身。
這裡需要提一句,“進士”和“同進士”之間是存在鄙視鏈的,私底下,甚至有人把“同進士”與“如夫人”相提並論。
為什麼呢?因為“同進士”可理解為:實質上不是進士,但是按照進士出身對待。
這就好比小妾在家中的地位,其實不是夫人,但是為了安撫小妾,將她們稱為“如夫人”,就是說按照夫人來對待。
朝廷在對待進士和同進士時,也存在類似的情況。
從官階的角度而言:
一甲共三名,第一名狀元,賜進士及第,授從六品官身,第二名榜眼,賜進士及第,授正七品官身,第三名探花,賜進士及第,授正七品官身。
二甲若乾名,賜進士出身,授正七品官身。
三甲若乾名,賜同進士出身,授正八品官身。
從職務的角度而言:
一甲一般授翰林編修等清要之職,前途遠大,有很大的機會宣麻拜相,其餘進士往往還要進行一次館選或朝考,然後結合殿試名次,分彆授予官職,優者亦可進入翰林院。
曆次館選或朝考,取中的基本都是二甲之中名次靠前的,那些沒有考上的,在落選之後也更容易撈得實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