宅子隻有二進,雖然不是顧文萱期待的、位於國子監附近的,但卻是位於四品以下官員聚居區的,顧文萱打算等回了白家村,就把這棟宅子的契書交給她爺爺。
有了這棟房間很多、自帶水井的二進宅子,以後她幾個弟弟不管是誰進京,都能有個不錯的地方落腳了。
明年就是顧老爺子的六十大壽了,顧文萱正不知道送他點什麼好,聽到穆府介紹的其中一個牙人說,他手頭有這麼一棟宅子,顧文萱立馬就跑過去一探究竟了。
發現這宅子確實如牙人所說很是不錯,價格也在合理範圍之內,顧文萱當即就拍板買了下來。
一通奔波忙碌,把手裡的八成銀錢都換成了產業紅契,顧文萱這才不再頻繁出門。
她大多數時間都待在家裡,要麼練武、帶娃兒,要麼處理家中事務,少數時候則會應邀到穆翰之府上,與他夫人、弟妹一起消磨時間。
讓她沒有想到的是,在臘八那天,他們家竟然也收到了宮內賞賜的一小桶臘八粥,送粥過來的內侍還順帶傳了帝後口諭,讓白景洲和顧文萱在臘月二十三,也就是小年那天隨穆翰之兩口子一起進宮赴宴。
小年那天的宮宴規模較大,有資格進宮赴宴的朝臣可攜家眷同往,而像白景洲和顧文萱這種普通人,若不是帝後交代了穆翰之兩口子帶著他們,他們連宮門口都無法靠近,就更彆是到帝後麵前刷臉了。
同樣接到了帝後口諭的穆翰之兩口子迅速帶了禮儀嬤嬤過來,一方麵和白景洲、顧文萱商量入宮那天的一應事宜,一方麵安排專人為白景洲和顧文萱做緊急培訓。
好在白景洲和顧文萱都很聰明,進宮的基本禮儀他們很快就學會了。
負責教導他們的嬤嬤功成身退,穆翰之兩口子不放心,在嬤嬤回去之後還特意過來驗收成果。
發現他們確實已經把該學的都學會了,兩人這才留下他們府上針線房為顧文萱和白景洲準備的各兩套新衣和配套鞋襪。
穆夫人拉著顧文萱的手,“你彆嫌嫂子多事,街麵上能買到的衣服到底沒有咱們自家做出來的好。”
世人由來先敬羅衫後敬人,顧文萱他們不是官員官眷,加之又是頭次進宮赴宴,為防有無腦之人尋釁滋事,他們還是穿的莊重、華麗一些比較好。
顧文萱當然不會那麼不知好歹的覺得穆夫人多管閒事,早在穆夫人問她白景洲和她本人的衣裳尺寸和鞋子尺碼時,顧文萱就預料到了對方是想幫著他們準備衣裳鞋襪,當時她沒拒絕,就是已經做好了心理準備沾光。
沒辦法,這世界手藝好的繡娘是不會在成衣坊的,市麵上能買到的成衣,確實遠不如穆府針線房做出來的那般精致。
兩人在穆翰之兩口子離開之後,分彆試穿了穆府針線房給他們做的兩身衣裳和配套鞋襪。
兩套衣裳的其中一套是備用的,不追求彆具一格,而是追求與另外一套大體相似,這樣即使宴會中途衣服主人因為某些緣故換了備用的衣裳來穿,彆人不仔細看的話也很難發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