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背著他,回城裡找大夫!”
卻是那個投石填江的小童,終於是支持不住,暈倒在了石坡上。
一個六七歲的孩童,這般折騰,也是意料中事。
陳亦隻是眼看著,並沒有過去。
以他的目力,不用靠近也能看出。
這孩童隻是力竭昏倒,並無大礙。
有這麼多人照料,倒是不需要他多此一舉。
比起這孩童,他對這羅刹江裡的“妖怪”更感興趣。
他現在是“法海”。
並沒有“陳亦”一念之間,搜天索地的本事。
但哪怕是“法海”,也不過是隻差小小半步,便可入先天。
一條大江,卻還擋不住他的神念。
在建金山寺前,他自然不可能沒有查過周圍的情形。
並沒有發現什麼妖怪盤踞。
但凡事總有例外。
那小童雖然年幼,但僅憑這份意誌,陳亦就不會隻當他是童言童語。
若是真有“妖怪”,還能瞞過他的耳目,還真是不簡單了。
回首看了一眼,江邊的人都已經簇擁著小童去找大夫了。
陳亦便朝大江上一扶僧袖。
諾大的江麵,陡然出現一條白線。
緊接著便朝兩邊分開。
露出一條兩邊皆是水牆,恰好能容一人通過的道來。
陳亦一振僧袍,便順著這條道,朝江中走了進去。
在他走進江中後,水牆自動合攏。
江水濤濤,了無痕跡。
陳亦行入水中,所過之處,江水自動退避,滴水不沾。
這倒不是他刻意所為。
不過是身上得自西遊唐王的百金雲水僧衣的辟水之能。
……
在陳亦入江查探之時。
白素貞也正離開雷峰塔,往順著錢塘江,朝西湖方向行雲。
這羅刹江、錢塘江,實則是一而二,二而一。
本就是一條江。
不過是上下遊之分。
羅刹在上,錢塘在下。
西湖離著雷峰塔,也不過十數裡地。
以她的能耐,瞬息便可至。
不過她記著觀音大士給她的指點,便一路緩步行來。
沿途一雙妙目不斷搜索打量著過往行人,尤其是站在高處之人。
似乎這些人,每一個都有可能是她的恩人。
行得多時,卻漸漸遠離了熱鬨之處,來到一片偏僻的山林。
聽聞一陣打鬥聲,才驚覺過來。
“嘎嘎嘎……!”
“小妖,看你還往哪裡跑?快快伏首,本尊賜你大道,許你一步登天!”
“呸!大言不慚!”
一陣刺耳的怪笑聲中,偶爾夾雜著一個憤怒的嬌叱聲。
白素貞聽在耳中,竟感到有幾分熟悉。
頓時一驚,身形飄起,朝著那聲音傳來之處疾飛而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