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一朵八瓣蓮華。
於羅刹江上盛開,橫斷大江。
浩浩江水奔流至此,被虛幻的金光蓮影所阻,激起滔天巨浪。
圍繞著金蓮,仿佛又多出了一朵巨大的水蓮。
“!”
“怎麼回事?!”
“糟糕!”
“中了妖邪埋伏!”
半空中,“群仙”驚亂,紛紛嚷嚷。
隻因金蓮綻放,人人體內法力都失去了控製,被死死壓製禁錮,無法調動一絲一毫。
“群仙”齊聚,法力氣息外泄,在天上彙聚,成了一片蒸騰湧動的五彩雲霞,頓時為之一消。
一個個人影如同下餃子一樣,紛紛墜落大江。
“八葉九尊!”
空海和尚神色大變。
有震驚,有不可置信,有濃濃的嫉妒和憤怒,還有一絲絲畏懼……
一個個變幻不定的負麵情緒,像是惡鬼一樣,啃噬著他的內心,還有那一張如滿月一般的臉上,再不複月的皎潔,而顯出了幾分猙獰可怖。
江上綻放的金蓮,金山寺正好處於蓮心之中。
八瓣花葉於大江上緩緩轉動。
一陣陣梵音漸起,由弱至強。
一尊尊佛陀虛影漸漸顯現。
所謂八葉九尊,說的便是胎藏界的中台八葉院。
大日如來端坐法蓮之心,統攝胎藏界諸佛諸神。
便是中台。
八瓣蓮葉各有一佛端坐,八部八院八佛。
合稱八葉九尊佛,便是大日真經至高之境。
九尊大佛,各有神異。
不過在法海所學的大日真經中,卻也隻不過是隱隱透出了那麼幾分意思。
哪怕將這部大日真經修到極處,也根本不可能發揮得出九尊大佛的神異來。
這便是陳亦知道,這部大日真經有未儘之處的根原所在。
哪怕是這樣,這部真經在此世,已經是高得不能再高的佛門**。
深知此點的空海和尚再清楚不過,所以哪怕他嘴上再硬,心中也不得不懼。
何況此時陳亦所布下的胎藏法界,並非僅隻是這八葉九尊佛。
金蓮之上,有八葉九尊。
是為中台八葉院。
在這八部八院之外,又漸漸顯化出一尊尊虛影。
諸天、夜叉、天龍、人、非人、七星、十二宮、二十八宿……
世人所信奉諸天諸神,眾經之中所載諸尊,儘皆包含其中。
天上地下,四麵八方,金剛佛陀,萬佛朝宗,幾身西天極樂勝境臨凡顯聖。
山神坐山,河神坐河,海池林樹,城邑道路,諸類鬼神,所攝極廣,顯化出一幅眾生鬼神圖,頂禮膜拜極樂佛國。
陳亦根本不需轉動法界。
從天上墜落的“群仙”,置身其中,已經心神失守。
或是沉淪於極樂勝境之中,或是為眾生鬼神圖所陷。
或悲或喜,或哀或樂,或驚或懼,大笑者有之,痛哭者有之,哀嚎者有之……
百態儘出,儘顯人間眾生苦相。
在場“群仙”,除卻寥寥數人外,無一不深陷此眾生苦相之中。
這幾人,都在之前為首的十數人中。
素衣老者鄧有功盤坐**麵之上,神色難看,雖未陷入其中,卻也是苦苦支撐,勉強未現醜態。
那玄靜先生李含光也不同於之前,一派閒靜淡雅之風。
麵上神色變得凝重嚴肅,周身清光升騰扭曲,似乎在極力地排斥著胎藏法界的金光梵音。
而空海神僧此時周身包裹著滾滾劫氣。
這漆黑如墨、濃稠如漿的劫氣本是再正宗不過的佛門**,此時卻顯出了幾分陰森邪異。
在空海不斷變幻的猙獰之中,翻湧湧動不休。
本來滿是光澤的圓臉,此時變得有些黯淡,甚至隱隱露出幾分頹廢蒼老之色。
這分明是劫氣倒灌,遭到了反噬。
至於其餘幾個,也都是天下間大有名望的高修、一派之主。
雖是能勉強抵禦法界侵蝕,卻是連鄧有功都不如。
隻是苦苦抵擋,已經完全顧不上其他。
本是意氣風發,氣勢洶洶前來的“群仙”,此時倒像是有全軍覆沒之勢。
隻不過,陳亦畢竟不是本體。
哪怕這胎藏法界,已經有遠超法海本來道行境界之勢,卻終歸有限。
“群仙”看似深陷其中,但想要一舉將這成千上萬的修士完全壓下,也並非一時三刻。
時間拖得久了,他們未必沒有掙脫的可能。
屆時,“群仙”反噬,陳亦若不用些盤外招,就沒有那麼容易對付了。
不過這已經足夠了。
他的目的,本來就不是**。
這些修行界中高人,絕對想不到。
自己等人聯合起來,打著警示人皇,給大唐一個下馬威的主意,大張旗鼓,浩浩蕩蕩而來,驚世駭俗。
卻不想正中陳亦和大唐朝廷下懷。
大唐各地官府看似忌憚天下正道聯合之勢,一直忍讓龜縮,毫無作為。
其實早已經有所動作。
此時,大唐各道、州府,數不清的治縣之中,天下百姓,都在仰著頭觀看著這一聲“現場直播”。
蘇州府的市集之上。
士子、商賈、販夫,形形色色的人們都停下了自己正在做的事,仰著脖子。
不久之前,他們看見一道金色光柱衝天而起。
這光柱升天,如同撞在了水麵上,激起一陣陣金色漣漪。
在天空中衝開了一層金色光幕
光幕之中,顯現出了一幅如同真實般的景象。
“那是蜃景嗎?”
海市蜃樓在大唐已經並非什麼不可理解的景象,當下就有人奇道。
“那不是羅刹江嗎?我認得,那座寺廟是金山寺啊!”
“這、這是仙人在打架嗎!?”
“我認得那個人!那是清微派的鄧老神仙!”
“那個是天心宗的饒仙人!”
“天啊!那是剛剛的五彩雲霞,原來真的是名山正教的仙師們,他們怎麼會……?”
“那是龍虎山張天師!”
“為何我感覺仙師們有些……咄咄逼人?”
最初,“群仙”齊至,氣勢極盛,落入不知所以的百姓眼中,卻隱隱隻覺這些往日高高在上的仙師們,麵目有些……猙獰?
尤其是在鄧有功質問張士元之時。
再到空海神僧暴怒出手,無始劫氣彌漫,更令人畏懼。
如今,大江上金蓮綻放,“群仙”狼狽墜**,更是打破了他們心目中以往“仙師”的形象。
“掌院,這……!”
蘇州府觀天彆院中,王儀驚駭著看著天空鋪開的一層金光。
金光之中,正清清楚楚地顯示出金山寺上綻放的金蓮。
黃溍撫須道:“這是帝師傳下的萬佛羅天法界,”
那道衝天而起的光柱,正是從他觀天彆院中射出。
同樣的景象,大唐各地都在上演。
“各地觀天彆院,都是此陣陣眼,這才是觀天彆院存在的真正意義。”
王儀一驚:“帝師?”
哪怕他先前有所猜測,也隻想到各地觀天彆院暗藏玄機,是朝廷對付天下正道宗門的一著暗棋,卻也斷然沒有猜到會是這樣。
大唐四十九道,七百餘州府,三千治縣,皆合為一陣,何其宏大驚世之舉?
大唐上層之中,多有知曉人皇身邊有一位高僧,被奉為帝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