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易手裡拿著一張燙金的請柬。
這是剛剛一個豪奴送來的。
一起送來的還有一張字條,用小楷整齊地寫著:洪兄,今日玉親王設宴,宴請諸多名士、儒門學子,請務必赴宴。
落款是一個叫蕭浩之人。
這人是他在鴻門台聽講時認識的一個權貴子弟,長樂侯爺的嫡子。
兩人有過些不愉快,如今卻私交不錯,算是不打不相識。
“玉親王?”
洪易有些意外。
玉親王是當今乾帝的第四子。
大乾是天下之中,當今最為強盛的王朝。
卻也免不了奪嫡爭位之事。
較之小國,其勢更加凶險。
當今雖然早早立下太子,定下儲位,但也阻止不了這種事發生。
在乾帝眾多皇子之中,除了太子,便是這位玉親王的勢力最大。
且相比太子,這位玉親王的名聲不知強了多少。
太子強勢霸道,玉親王卻待人親和、禮賢下士,是天下人眼中的賢王。
洪易自小飽讀史書,知道皇家爭儲奪嫡,有多凶險。
一但不慎被卷入,便是粉身碎骨的下場。
他本心自然不想沾染。
傳言也未必就是真。
不過,作為儲君,日後登上大位,其真性如何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看他有沒有容人的肚量,和包容天下的胸懷。
這些皇子性情如何倒不重要。
“去還是不去?”
洪易隻是猶豫了一會兒,便做下決定。
吩咐下人為他準備。
也不知是因為他得了功名,又攀上了鎮南公主和元妃娘娘,他在武溫侯府的待遇大大提高。
沒有人敢像以前那般欺侮他,他要全心讀書修煉,也就自己去討了幾個下人來。
玉親王如今隻不過二十餘歲,卻是個文武雙全,戰功赫赫的親王。
十餘歲便已開始爭戰沙場。
如今開府建牙,廣收賢人名士,豪傑門客。
兼之主管戶部,掌管天下錢糧。
其勢之大,能與太子分庭抗禮。
洪易雖然不想陷入麻煩之中,但他一直心心念念科考高中,建功封侯,為母親討封正名。
他心思通透,並非不食人間煙火的清高客。
知道想做到這一點,不是靠他自己就可以。
若是沒有人扶持,沒有靠山,趙夫人那一關,他都過不了。
從這些日子他的觀察來看,洪玄機對他也沒有什麼善意。
隻是像是礙於什麼,沒有發作。
卻已經明言,若是他此次科舉沒有得中,恐怕就會借機生事。
這也更讓他肯定,母親的死,必然和趙夫人、和洪玄機,都脫不開乾係。
他更不能坐以待斃。
僅憑鎮南公主和元妃娘娘,可以嚇得住趙夫人,可嚇不住洪玄機。
目前來看,玉親王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若能得其為靠山,洪玄機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壓迫他。
“隻是……”
“我雖在有功名在身,卻也隻是個小小秀才,連小有名氣都算不上,”
“而且滿朝文武皆知,武溫侯是太子一方的擁戴,按常理,我也姓洪,玉親王為何會知道我,還要請我赴宴?”
洪易低聲自語。
心中總還有許多疑問。
但既已作下決定,洪易也不多想。
讓下人去準備一應事物,自己沐浴了一番,換上了一身像樣的衣物。
時已近夜,此時正好是赴宴之時。
洪易拿起準備的禮物,出了侯府,騎了一匹馬。
一路行到城中正陽大街。
這裡多是貴戚皇親。
玉親王府也在此處。
才來到府門前,便有豪奴上前,向他討要請柬。
接過請柬後,便著人為他牽過馬匹照料,又恭敬地將他迎了進去。
玉親王府中,很有一番大氣象。
不說那林立的戴甲兵將,個個氣勢如虹,血氣滾滾。
連低著頭躬著身伺候的奴仆下人,也個個孔武有力,血氣雄厚,顯然都有不凡的修為。
且極有規矩,人人目不斜視。
洪易親眼得見,一個看似柔弱的丫鬟,在邊上長廊下躬身伺立。
白皙的臉頰上,叮著一個碩大的花蚊,正凶猛地吸她的血,隻吸得肚子鼓鼓漲漲的。
那丫鬟硬是眼睛也沒有眨一下,也沒有動彈,舉手去揮打。
“這位玉親王果然名不虛傳,治家如此森嚴,可見其治軍如何……”
洪易暗暗震驚。
他跟著前麵的豪奴,心中暗驚,麵上卻自在隨意,打量著府中有些簡潔的景致。
沒過多久,前方一座朱紅門戶下,傳來一聲大笑:“哈哈哈,洪兄,你可來了!”
“三月前你贏了我的愛馬,我們可是約定科考之後,找你再鬥一場,贏回馬來,怎麼樣,我的馬人可照料好了?”
朱紅門戶下,有三個年輕不大的青氣大步走來。
大笑的一個,正是長樂小侯爺。
三月之前,因一些爭端,他們武鬥了一場,洪易贏了對方一匹寶馬,便被對方一直纏著。
一來二去,便成了朋友。
還有一位身著錦衣,洪易也認得。
是理國公的公子,與洪雪嬌關係十分要好。
兩簇擁著一個眉清目秀,天庭飽滿,舉手投足間似乎帶著一種與生俱來的尊貴的年輕人。
果然不凡!
洪易一眼,便猜出此人的身份。
玉親王,楊乾。
人都說以貌取人不妥,但其實在神魂強大的人眼中,人都有一股氣。
是陰柔是陽剛,是狹隘是豪邁,是英雄是梟雄,一眼可知。
觀氣而知人。
這位玉親王,在洪易眼中,便是一位英雄人物。
在他所見過的同齡人中,隻有八大妖仙之一的白子可以媲美。
那位文聖公倒也是與他同齡。
不過文聖公是超凡入聖之人,已非凡人可比,哪怕對方是皇子,洪易也不會拿來比較。
“洪易見過玉親王。”
思緒轉動間,洪易已經躬身行禮。
“洪兄不必多禮!”
那位玉親王已經快步走來,伸手扶住洪易手臂,也不讓他躬下身去。
哈哈大笑:“我早就聽聞,玉京城中有洪兄這般文武雙全的人物,”
“鴻門台上辯經,數次文壓一眾名士,武勝儒門大半學子,是一等一的才俊人物,連夫子也曾誇讚,”
“我早就想結識,隻是一直沒有機會,此番設宴,正好聽聞蕭兄與洪兄相識,便冒昧請蕭兄邀洪兄來此,還忘洪兄莫怪我唐突。”
“王爺謬讚,洪易何德何能,讓王爺記掛?”
洪易連道不敢。
心中念頭電閃,思索著玉親王話中的信息。
他在鴻門台中,確實是展露過幾次鋒芒。
也得過夫子稱讚。
這確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便是他自己,也曾自傲。
不過,儒門之中,藏龍臥虎。
他這點名聲,又算得了什麼?
堂堂玉親王,若要拉攏,輪也輪不上他。
此中必然是有隱情。
“來來,我們到廳中說話。”
玉親王拉著他的手,十分親熱。
以他的身份來說,已是折節下交。
而且洪易也感受得出來,其人所為並不是做作,而是隨性而為,這便難得了。
蕭浩與景雨行似乎早就有共識,與洪易打了個招呼後,便代玉親王去招呼賓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