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6章 知否(31)(2 / 2)

可當林噙霜不再是那個嬌柔美麗的弱女子,盛紘心裡就想著:

老太太和大娘子都不喜歡林小娘,林小娘之前又犯了大錯,在莊子上還沒關多久就把人接回去,老太太和大娘子肯定不會同意,還是算了吧!

於是盛紘跟林噙霜說讓她再等一等,以後找到好機會再去求老太太把她接回來,然後就駕車回了盛家,莊子裡的一切都被他拋之腦後了。

盛家少了林小娘,日常生活確實平和了不少,王若弗心情愉快的同時也開始給如蘭留意婆家。

最近寧遠侯府的老侯爺顧偃開因病去世,各家都派人去吊唁,喪儀結束之後,小秦氏設下答謝宴邀請各家夫人前去。

王若弗將家中的女兒們全都帶上,也是打著為她們相看的主意。

隻是侯府設宴,京中權貴雲集,明蘭一聽說齊衡和嘉成縣主也來了,見禮之後就匆匆的躲了出去。

而墨蘭則是在席上聽眾位夫人們交談,永昌伯爵府的梁六公子想要邀請她一起品詩談畫,卻被婉拒了。

如今墨蘭名氣大了,心氣也越發的高,偏偏永昌伯府的吳大娘子不喜歡她這樣長於吟詩作賦的女子,她才不想熱臉去貼人家的冷屁股。

聽說官家的身體越發不好了,上朝也是斷斷續續的,雖然還沒有鬨出什麼大事,但是這些權貴夫人們談話也免不了議論這些。

沈嫿聽了半天,卻沒有收集到什麼有用的信息,畢竟是在大庭廣眾之下,這些人最多綿裡藏針的說幾句,輕易不會表露自家的態度。

她索性起身去了後花園逛逛,正好撞到顧廷燁拿著一杆紅纓槍跟他的大哥顧廷煜發生了爭執。

沈嫿無心乾涉顧府的家事,轉身就走向了另一邊,結果一隻手突然拍在她的肩上,把她嚇了一跳。

沈嫿轉頭一看,趙曦笑眯眯的站在她身後,一副惡作劇得逞的樣子,沈嫿嬌嗔的瞪了他一眼。

“三哥,你怎麼也在這兒?”

“顧家老侯爺去世,顧家在軍中頗有勢力,所以父皇派我來安撫一下新任的寧遠侯。”

沈嫿好奇的問道:“聽說如今的寧遠侯身體病弱,還曾經卷入過科舉舞弊案,不曾有過功名,我聽那些夫人私下裡嘲笑,說是寧遠侯府要沒落了。”

提起這事,趙曦滿心煩憂,顧家是保皇黨,前些年他身體不好,朝中大半的臣子都站隊了兗王或邕王。

雖然如今有些人又轉過頭來支持他這個太子,但是對這些牆頭草,趙曦的態度是可用而不會重用。

老侯爺在的時候為官家鎮守邊疆,堪稱心腹,可惜現在的寧遠侯卻幫不上他這個太子的忙。

趙曦想要拉著沈嫿傾訴自己的煩惱,另一邊顧家兩兄弟爭吵的聲音大了起來,而且離他們越來越近。

趙曦見狀對沈嫿使了個眼色,兩個人裝作路過的樣子從花園裡走了出來。

太子在場,顧家兩兄弟頓時低下頭行禮,臉上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懊悔之色。

顧廷煜勉強行禮之後就捂住胸口咳了兩聲,“殿下請恕罪,臣治家不嚴讓殿下見笑了。”

趙曦點了點頭,“修身齊家才能治國平天下,寧遠侯還是要早日平息內宅之亂,將來才能為朝堂之事出力啊!”

隻不過是一句寬慰的話,顧廷煜卻紅了眼眶,“臣身陷科舉舞弊的流言,名聲已汙,談何為朝堂之事出力呢?”

說完,他恨恨地看了一眼顧廷燁,顧廷燁被他這一眼激起了火氣,反唇相譏,

“大哥真是好伶俐的口齒,我從不摻和顧家內宅之事,大哥被誣陷之事與我無關,我問心無愧。”

“倒是有些彆有用心之人將我幼時的無知言論翻出來大肆宣揚,讓我在科舉場上徹底失了指望,大哥說這話就不覺得虧心嗎?”

兩兄弟一言不合又有要吵起來的架勢。

沈嫿冷不丁的插了一句嘴,“流言紛擾,兄弟鬩牆,這聽起來倒有些像是內宅手段。”

這句話將眾人的目光都吸引到她身上,沈嫿則是看向趙曦,

“聽說先侯夫人是繼室,並不是寧遠侯的親生母親,也不是顧二公子的生母,二位之間是否有所誤會,這很難說啊!”

趙曦聽了這話也覺得有古怪,不過這是顧府的內宅事務,外人不好插手。

“顧老侯爺屍骨未寒,不管怎樣,二位也不該在今天吵起來,若傳揚出去,豈不是再生是非。”

顧廷燁當即低頭抱拳,“殿下容稟,臣手中的這杆紅纓槍乃是我幼時入宮、官家親賜,顧家容不下我這個不孝子,趕我出去,臣無話可說,臣隻想帶走屬於自己的東西。”

顧廷煜滿臉的不讚同,“這是陛下賞賜給顧家的,怎麼就成了你一個人的功勞了?這杆紅纓槍供奉在祠堂,你沒有稟告過任何人就要拿走,這種行為難道是對的嗎?”

趙曦被他們吵得頭痛,隻能繼續調停,“顧家二郎畢竟是老侯爺的親生兒子,你離開家又能去哪兒呢?”

“與其吵吵鬨鬨的過日子,何不兄弟同心,振興侯府,到時候陛下自然會給顧家更多的賞賜,你們也不必為了一杆紅纓槍爭起來了。”

如今的寧遠侯顧廷煜在太子這裡還有幾分情麵,年幼時的他身為侯府嫡長子,為太子試藥也是冒了風險的。

不說有多麼大的恩情,至少太子對他不討厭,反而同情他現在比自己身體更弱。

趙曦說:“寧遠侯回去還是查一下當初的事,如果真是被有心人誣陷,陛下未必不會寬恕你們,前途還是有望的。”

顧廷煜眼前一亮,當今皇帝身體已經快不行了,等人徹底沒了,他這個被厭棄之人在仕途上就再無指望了。

他又不是什麼重要人物,誰會為了他去推翻先帝的言論呢?不過現在有了太子發話,那就不一樣了。

而顧廷燁早已息了科舉之心,“陛下讓臣五十歲之後再去考,臣心灰意冷之下已經投身行伍,如今倒也混了個小官,想來我這種大老粗還是更適合在軍隊裡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