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王劉恒同樣不服氣,他認為自己同樣是高祖皇帝的血脈,論能力論賢明都有一爭之力。
想要登上那個位置就要掌握自己的兵馬,而招兵買馬最需要的就是錢財。
代國本身就不富裕,以往好用的絲綢又敵不過漢朝那邊流出來的精品,他們現在連上供的物品都要發愁,哪裡來的錢財去招兵買馬?
聶慎兒於年初的時候生下了一個兒子,劉恒大喜過望,很快就為這個孩子請封世子。
如果說之前的聶慎兒一直牢記著皇後對她的指點,想要回報對方,那麼現在的她則是被代王的溫柔體貼徹底打動。
而且她的兒子已經是代國的世子了,隻要把孩子順利養大將來就能夠繼承王位,她有什麼理由不站在劉恒那邊?
幸好沈嫿並不指望這些細作能夠達成呂後的期望,畢竟這個時代的女子多是以夫為天,母以子貴。
聶慎兒的心態轉變是人之常情,即便換個人大概也會像她這樣,沒什麼好奇怪的。
不過沈嫿派她過去也不是毫無緣由的對她好,莫名其妙的就送她一個王後的位置坐。
五名家人子去的時候,為了照顧她們旅程的辛苦,每個人都可以帶一名侍女,這些人基本都是平平無奇,相貌不出眾的。
等到五位家人子經過一番後宮爭鬥,死的死、瘋的瘋,這些侍女們已經悄無聲息的融入了代國的宮廷之中,跟那些普通的宮女沒什麼區彆了。
這些女子容貌普通,沒有被大王寵幸後榮華富貴的指望,那就隻能依附於漢宮,給家裡人爭取衣食無憂的生活。
以往劉恒沒有鬨出什麼大動靜的時候,那些人就老老實實的做自己的事,一直等到劉恒萌生出到匈奴人那裡購買馬匹的想法才傳回了消息。
建章宮裡,呂後經過一段時間的調理已經恢複了精神。
沈嫿作為呂後有心扶持的助手也開始跟著一起參與朝政。
畢竟此時坐在皇位上的是沈嫿的親生兒子,這個時候又沒有人能想到女人也能做皇帝。
所以呂後認為沈嫿以後最多就是像她這樣垂簾聽政,而這種做法在皇帝年幼且無法獨立處理朝政之前是很有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