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沒有辦法的辦法,幸虧是搞成了,要是搞砸的話可是有愧於與孤山嶺人民。”
“話可不能這麼說,改革嘛,總會有代價的,這個試點工作我就認為搞的非常不錯,非常有必要在全縣進行推廣。”李達康出聲道。
“接下來縣裡計劃讓你負責跟進全縣的國企改革問題,這點有沒有信心。”
聽到這裡,祁同偉算是明白了。
這崗位果然不是白給的,如果祁同偉沒有在孤山嶺搞出這麼一檔子事。
光是憑借著清西鎮的表現也不足以會成這樣。
“信心當然有,我們可以把效益比較差的企業市場化賣掉,至於效益不好的企業,可以完全通過整合方式。”
“甚至完全可以成立縣屬企業集團化,把所有的鄉鎮國企全部兼並過來。這樣既解決了落後產能問題,還能保持高效運轉。”
“現在最大的問題就是新來的謝芸同誌,現在情況跟以前有點不一樣,畢竟謝芸同誌是二把手。跳開她有點不太合適。”
李達康點點頭。“這個問題也需要特彆重視,你有什麼好點的建議沒?”
這方麵祁同偉自然早有考慮了。
“我們可以成立縣屬企業改革小組,針對全縣所有國企進行全麵整合。”
“至於組長跟副組長嘛,自然是您跟謝芸同誌,至於我,隨便掛個什麼職位都行,畢竟碰到什麼重大事情還是要通過常委會的。”
本來李達康還擔心祁同偉有意見,這下心裡完全放心了。
果然,祁同偉是一名乾將,這種人才是非常稀缺的。
也不枉向上級力保爭取。
“行,這個問題交給我,你就負責辦事就行,謝芸同誌那邊,我來溝通。”祁同偉的具體想法都有了,李達康自然是不含糊。
人最正確的就是找到自己的定位,經過一場又一場的風波,祁同偉也知道了自己的長處。
乾事歸乾事,但是出於禮貌,祁同偉還是主動找謝芸縣長彙報了下工作情況。
好在李達康的強勢早已經盛名在外,再加上身為常務副省長前秘書。
加上還有政績可撈,也表示非常滿意。
賀康的崗位,祁同偉也想好了,計劃納入縣屬企業改革小組。
接下來祁同偉又仔細查看了現有國企資料,發覺問題很大。
積重難返,可以說是現在國企的通病。
很大的一部分人,躺在曆史的功勞簿上,論資排輩,守舊的思想,嚴重阻礙了企業的發展。
畢竟都是市場化經濟了,與當年的計劃經濟時代有天壤之彆。
減少龐大的領導內耗是非常有必要的,現在的很多鎮屬國企中存在好多重複落後的產能,不僅不賺錢,反而還要靠財政補貼來維持。
與其這樣各自為政被曆史的車輪淘汰,還不如主動求變。
為此祁同偉特意選擇以縣級國企作為主體,鎮屬企業納入分公司管理的製度,既減少了管理層的內耗,又打開了上升途徑。
祁同偉非常清楚未來的時代是大消費的天下。
金山縣是貧困縣,窮有窮的好處。
起碼土地不值錢,人工也便宜,成本降低後,市場的競爭力就出來了。
整合的第一個目標,祁同偉也選好了,就以之前新成立的縣能源公司來整合金山縣境內所有的資源類,包括煤礦,各種礦。
這個年代的礦產可以說灰暗到了極點,基本上很多就處於入不敷出的狀態。
煤礦相對還好一些,畢竟日常能用到,至於其他礦產,基本上都是白搭。
加上能源公司董事長李為民跟祁同偉也相對熟絡一些,做起來工作相對比較容易。
昨天的更新晚上就發出去了,不知道為什麼審核一直不通過,直到今天早上才通過。
今天首更送上,大家老規矩不要忘,還在努力碼字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