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水壩有問題(2 / 2)

一般來說,大修水利這種事情,都是好多年才整治一次。

但是這種年年大額支出是嚴重有問題的。

這讓祁同偉想到一點,在古代,可以說水利工程一直是搖錢樹一樣。

隻要有一場大雨,完全就可以把所有的原因歸咎於百年一遇,千年一遇之類的原因。

一時間也成了笑話。

隨著越看越深入,祁同偉感覺到問題的嚴重性。

難怪青山區的基本條件不錯,但是經濟發展卻差遠了。

問題都在這裡。

眼看到馬上就要入夏了,雨季馬上來臨,正好也沒什麼其他工作,祁同偉帶著賀康決定去走訪一遭。

岩台市的地理位置相對來說比較特殊,雖然是以山的名字來命名。

但是平原地帶也不少。

青山區就是其中之一。

受於地理位置限製,青山區可以說是問題不少。

每逢暴雨,山洪很容易引起泥石流不說,還有過境的河流,互相交織成複雜的地理環境。

彆的不說,祁同偉可是深刻的知道,上一世紀九十年代末發生的特大洪災。

不論是影響力,還是破壞力,可以說自建國以來,都是屬於非常罕見的。

既然後麵能發生大的洪災,那在之前的前幾年,肯定是要提前預兆的。

哪怕是不能搞經濟,隻要能夠防患於未然,這可是不世之功。

當祁同偉帶著賀康走一遭的時候。

這才看到事情的嚴重性。

按道理說年年斥巨資修築的堤壩,不能說固若金湯吧,起碼應該是堅固有加。

但事實上,很多堤壩雖然都是看起來很高大。

或許是天氣乾旱的原因,有很多細微的裂縫。

祁同偉身為個外行,自然不懂這些。

看到遠處有個正在耕作的老農。

頓時就有主意了。

“老伯,我們外地專門過來采風的,發現這大壩上怎麼會有小裂縫,我們非常好奇,這是怎麼回事?”祁同偉走到跟前好奇的問道。

耕作的老農正滿頭大汗,看到有人過來問。

更是一翻白眼。

祁同偉適時的遞上了一根煙,接著又把一盒煙塞到老農口袋裡。

賀康跟前適時的說道“老伯,我們也就是非常好奇,想請教一下。”

又遞上打火機,給老農點上煙。

有了香煙的熏陶就是不一樣,老農的話匣子都打開了。

“哼,你彆看著大壩看起來修的挺好,其實都是花架子,中看不中用。”

“老伯這話怎麼說?”一盒煙就換來有用的信息,祁同偉馬上興趣就來了。

“以前的澆築大壩,工期都放的特彆長,不僅地基要打好,還要注意好降溫。”

“你看看現在修的,就是簡單的堆積起來,這樣的大壩也就是看著唬人,真正碰到大洪水,一衝就開了。”

“看到底麵的裂縫沒有,這都是修築的時候沒有進行最基本的降溫,裡麵也沒有預埋好水管。”

“這種暴曬天氣下,也沒有人給上麵澆水,好好的大壩是真可惜了。”

邊說著,老農邊歎氣道。

這個時候祁同偉又想起一件事來。

問道“老伯,那為什麼明知道這大壩靠不住,你還在這裡種地乾什麼,萬一洪水一來,不是都白費了?”

“不種能怎麼辦,洪水又不是年年來。總的要填肚子吧。”老農的一句話,道儘了勞動人民的心酸。

“不種能怎麼辦?”這句話直接響徹祁同偉的心扉。

如果沒有好的出路,這種事情將是常態。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