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完年之後,趙安和趙二虎幾人一起做了一個天啟元年的工作計劃,大體的工作安排不變。
還是大伯趙金家負責水磨坊的運行,二伯趙銀和趙石負責製鹽,四伯趙鐵家負責運鹽礦石,家裡的女人負責製作鹹魚,鹹菜。三伯趙銅家,負責售賣。
但是要增加幾項工作內容,首先就是家裡的鹹魚產業要擴大,水磨坊也要擴大,核心的製鹽部分不能讓外人知曉。
因此必須要招一些人來乾活,水磨坊和養殖廠各派一個趙家人去管理就行,日常乾活就從村裡找人。
給出的待遇是,零工一天兩餐包吃飽然後一天一文錢,長工一天兩餐包吃飽然後一個月50文錢。
這個時代的農村能吃飽其實就已經相當不容易了,更彆說還有工錢了。
要知道這時候,官府征徭役很多時候不僅沒工錢,而且還需要自己帶糧食。
所以趙家開出的招工條件已經很優厚了,很容易的就招夠了人,三十個人全是長工,而且全是村裡的人。
解決好了家裡產業的日常運行後,趙安開始思考起怎麼屯糧。
明末的小冰河氣候,使得各地天災頻發,糧食供不應求,萬千的農民在饑餓的驅使下,走上了起義的道路,畢竟在死亡的威脅下,什麼法律道德都不再具有約束力。
屯糧首先要有屯糧的地方,如果僅僅是放在家裡麵,就算把屋子全拿來堆糧食,又能屯多少,因此趙安向趙二虎打聽附近有沒有適合屯糧的山洞。
趙家村附近多山,因此有很多的山洞,再加上趙家時代靠山吃飯。
因此對附近的地形很熟悉,趙二虎給趙安推薦了三個合適的山洞,都是那種比較大然後比較乾燥的山洞,入口也比較隱蔽知道的人不多。
隻要在關鍵的地方設好陷阱,就能夠有效的防止彆人發現洞裡的秘密。
原本趙安的計劃是少囤積點小麥,稻穀,多囤積點紅薯玉米什麼的,畢竟趙安手裡的錢不多,當然要選便宜量大的屯。
但是沒想到,這個時代雖然有紅薯,和玉米兩種兩種作物,但是並沒有太多的人種植,因為它們的口感比不上小麥和水稻。
而且由於朝廷的賦稅包括在售賣上,都不太受歡迎紅薯玉米這樣的作物,導致了農民對於這兩種高產作物的種植意願並不高。
畢竟後世的農村,紅薯主要是用來喂豬的,人一般是將紅薯當做一點輔食會在大米中加入一點紅薯,沒見過有誰將紅薯當主食的。
土豆在後世倒是經常被當做主食,但是趙安也沒見到有土豆販賣,畢竟土豆口感不錯,當做主食吃也不會有什麼不良反應,不像紅薯,吃多了燒胃。
現在華夏的人口也就一億多,也並沒有進入小冰河時期那個天災頻發的時期,糧食的壓力還沒有那麼大。
等到了糧食壓力出現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而紅薯和玉米包括土豆一直在清中期的人口大爆炸後才在華夏普遍種植開來。
對於現在的趙安來說,沒辦法,既然市場上買不到大量的紅薯玉米,趙安就決定買一些來自己家種,反正時間還來得及。
既然已經做好了屯糧的計劃,於是趙安就讓趙鐵在夏糧上市前,將一個山洞收拾出來。
做好陷阱然後,鋪好乾草和木炭防潮,還要準備一些防蟲的藥物等等準備工作做好,免得到時候出問題。
等幾人將屯糧的計劃,補充完整後趙安終於鬆了一口氣,因為現在的時間已經是天啟元年的中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