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5章 天啟帝崩,崇禎繼位(1 / 2)

皇太極可以說是建奴能夠問鼎中原的最關鍵人物,在皇太極以前的建奴隻能稱為一個大部落。

是由於皇太極學習大明的文化,才仿照漢製,加強中央集權,完成了將建奴從一個部落到一個國家的轉變。

而在皇太極之前,努爾哈赤對於東北的漢人,就是不當人的看法,因此民族矛盾非常大,皇太極開始重用漢臣,緩和民族矛盾,這些都是建奴最終能夠奪取天下的關鍵性原因。

而皇太極最重要的謀士範文程,不過是漢人中一個連秀才都沒有考上的人,但是他卻是建奴打下江山,不可缺少的一個人物,建奴開國時的規製大多出自其手。

天啟七年的八月,趙安得知了一個重要的消息,天啟皇帝駕崩了,信王朱由檢繼位,改明年為崇禎元年。

得知這個消息的時候,趙安沉默了許久,他知道崇禎帝的繼位,也就標誌著大明帝國的滅亡,正式的拉開了序幕。

對於這位崇禎帝,趙安對他更多的是一種同情,崇禎如果不是一位皇帝,而是一位王爺的話,他一定會是一位好王爺。

他勤儉節約、勤政愛民,也善於聽取大臣的意見,所以他在亡國之前說自己非亡國之君,而那些大臣都是亡國之臣。

當然,這些都是崇禎自己的看法,在趙安看來,崇禎皇帝的悲劇在於,他並沒有接受完整的皇帝教育。

崇禎能當上皇帝是一個很偶然的因素,更多的是文官集團的支持,從血統來說,明朝的宗室中有比他更適合當皇帝的。

也正是由於文官集團對崇禎上位的支持,後麵的崇禎被文官集團忽悠瘸了。

天啟帝雖然喜歡當木匠,但是他畢竟受過皇家教育,知道怎麼樣去當一位皇帝,當皇帝最重要的,就是要讓底下的人鬥來鬥去。

這樣皇帝才能處於一個裁決的位置,才能大權在握,要是底下的人一團和氣,皇帝就容易被架空。

從根本上來說,皇帝與官員的利益是衝突的,可是單純的崇禎皇帝不明白,他被文官們忽悠瘸了。

一上位,崇禎就鏟除以魏忠賢為首的宦官集團,使得文官集團徹底的做大,再也沒有 對手。

宦官集團的衰弱,帶給崇禎的並不是所謂的海晏河清的盛世,沒有了宦官集團的緩衝,朝廷上很快就變成了皇帝與文官集團的直接矛盾。

以前那些宦官雖然是惡犬,但是好歹還能幫著皇帝搞錢,沒有了這一群的惡犬,崇禎皇帝想要點錢簡直是可憐。

當然,也不能說都是文官們的錯,崇禎皇帝原本還是有一些忠臣的,但是崇禎皇帝除了單純之外的另一個缺點——沒有擔當,使得再也沒有人願意替他辦事。

畢竟一個乾對了功勞是他的,乾錯了鍋你背的領導,我想沒有幾個人願意替這樣的領導辦事。

以至於到了亡國前夕,明眼人都知道,現在最好的辦法就是南逃,畢竟南京一直有一套官僚組織係統。

隻要暫時避一避起義軍的鋒芒,還是能打回來的,再不濟也能學南宋苟延殘喘,總比亡國要好。

但是他又好麵子,非要文官們開口請他去南方,文官們當然知道這是個挨罵的差事,誰也不願意乾。

好不容易出來一個人勸崇禎南狩,結果被人噴投降主義,崇禎皇帝還為了自己的名聲把人家殺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