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馬鈺再次有喜(1 / 2)

崇禎十三年(1640年)八月末,在京師千裡之外的重慶,楊嗣昌接到了崇禎帝讓他不再借款的命令,同時讓他抓緊剿滅農民軍。

而在半個月之前,秦良玉已經帶著大軍出發,趕往了遼東。

經過最終的商議,秦良玉帶了一萬五千名士兵前往遼東,而馬祥麟帶著五千白杆軍,準備與楊嗣昌一起回到襄陽,鎮守這一座戰略重城。

剩餘的一萬白杆兵則被留給了馬萬年與馬萬春兩兄弟。

經過商量,趙安決定將馬萬年與馬萬春兄弟二人,編入馬鈺的第一兵團。

馬家的一萬白杆兵,與趙安養在馬家的三萬白杆兵,也編入馬鈺的第一兵團,作為第六軍。

馬萬年擔任第六軍軍長的職務,馬萬春擔任第六軍下屬師長的職務。

馬家兄弟算是一舉成為了安國軍的中高級軍官,其中馬萬年今年不過20歲,是全軍最年輕的軍級乾部,馬萬春今年不過16歲,是全軍最年輕的師級乾部。

馬家兄弟的任命也難免引起了眾人的議論,不過大家羨慕歸羨慕,大家都知道,人馬家兄弟不僅僅是屬於“帶資進組”。

人家還是兵團司令馬鈺以及趙安委員長的侄兒,一般人肯定是無法與他們相比的。

馬家兄弟參加安國軍的行為也成為了一個典範,開始不斷的有土司派自己家族中的年輕人,帶著私兵加入安國軍。

趙安對此,來者不拒。

如此一來,馬鈺的第一兵團就變成了一個混合兵團,下轄的三個軍中,除了第一軍為純粹的漢人。

第6、第7軍都有大量的各種少數民族,這些少數民族士兵在軍紀上十分的散亂,而且喜歡喝酒。

因為趙安的安國軍的軍餉很高,而且從不拖欠,使得很多的少數民族士兵在發了軍餉之後,就去買地瓜燒喝,喝醉之後與當地的商販鬨了不少的矛盾。

趙安對此也十分的頭疼,但是也沒有過多的懲罰那些士兵,畢竟華夏自古以來就是一個多民族的國家。

少數民族也屬於華夏文明的一部分,隻不過是以漢民族為主體。

如何處理好與少民族的關係,這關乎整個華夏的穩定與繁榮。

在趙安看來,最好的方法還是通過不斷的漢化,用漢文化不斷的潛移默化的去影響他們。

讓他們說漢語,吃漢食,過漢節……長此以往,在少數民族與漢民族雜居的地方,就會孕育出新的文化,更貼近漢文化的新文化。

漢文明的強大同化能力是毋庸置疑的,就算是曆史上的滿清,他們入關後,哪怕是他們采用了一些激烈的手段,比如強迫漢人剃發異服,妄想漢人被女真文化改變。

但是事實上,最後被影響的還是他們,後世的東北已經變成變成了華夏不可分割的一塊土地。

在趙安看來,這些少數民族士兵都是親安國軍的土司勢力派來的,畢竟打仗是賣命的活,他們願意將族內的士兵派到趙安的軍中,本就是一種莫大的信任。

至於他們軍紀差,喜歡喝酒鬨事,這也不是針對趙安,主要是因為他們的天性就如此,雖然不好,但是也要講究處理的方法。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