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委員長,我們為何要鑄四種錢呢?我們就鑄銀幣和銅錢不就好了嗎?一兩銀子一枚銀幣,一枚銀幣一千枚銅錢,豈不是更加的簡單?”
“諸位都曾經去集市上買過東西吧!你們難道不覺得銀子與銅錢的價值相差太大,不利於交易嗎?
特彆是買賣那些幾百文的東西,數錢找錢都要數很久,若是使用銀子的話,那就更不方便了。
拿個小稱與剪刀,在那裡慢慢的剪銀子,調整重量。
在座的諸位都是安國軍的高層,錢是什麼。我也和你們說過,錢就是一個一般等價物,它的作用就是促進經濟活動。
所以如何能使錢在經濟活動中流通得更加方便快速,我們就如何的發行錢。可惜現在條件不成熟,不然我最想的還是發行紙幣。”
“敢問委員長,一枚大銅幣與一枚小銅幣的重量如何?也是按照小銅幣重量的十倍發行嗎?”
“當然不用,銅幣不像是銀子,不用那麼嚴格的重量比,隻要二者有明顯的差異就行。”
“委員長,我們發行新錢之後 ,前朝的舊錢我們如何處理呢?還有就是按照委員長的計劃,推廣大小銀幣 與小銅幣應該好推廣。
但是,大銅幣與銅錢的比例定為1比10,一個大銅幣的重量不如十個小銅幣的重量,這時候要是那些百姓不願意用十個小銅幣換一個大銅幣怎麼辦?
當然,這種情況還是好的,要是有不法商人,私底下收取小銅幣鑄造大銅幣,以假亂真,那又該如何是好?
況且眼下天下還未一統,若是其餘地方的官府,利用這個銅錢重量差,官方的製作假幣,那我們又該如何呢?”
趙安仔細的思考了一下,這位叫袁政龍的高層所說的話,覺得對方說的很有道理,要是大小銅幣的重量差異不是十倍,那麼就一定會有人利用這個作假。
畢竟硬幣與紙幣不一樣,在這個時代,基本上是很難杜絕硬幣作假的。
一時間,趙安甚至忘記了回答袁政龍問的,前朝的銅幣如何處理的問題。
許久之後,趙安說道,“袁政龍,你說的有理,大小銅幣的重量也應該設置為 1比10,如此才能避免大規模的假幣。
諸位,你們還有沒有什麼建議?大家暢所欲言。政龍,你繼續說。”
“是委員長,接下來我想說的是新錢的推廣問題。
我們大家都知道,以往民間的銀子上交官府時,因為大家手裡銀子的純度不一,所以官府都會統一的提煉一次,這個過程會有一定的損耗。
就是大家所說的火耗,這個火耗的標準各地不一,甚至很多地方故意的誇大火耗的比例,以此來榨取百姓。
我們若是推行新錢,在這個過程中,也難麵會遇到這個問題,若是比例太低,政府就會虧錢,若是比例太高,百姓又會不願意。
如果百姓不願意將手裡的銀子換成銀幣,我們的新錢不能流通,那麼我們的新錢也就失去了意義。”
“新錢的流通問題我是這樣考慮的,現如今我們取消了丁口稅,保留了田稅,每年收稅的時候,我們隻收取銀幣或是銅幣。
當然了,前朝的銅幣我們也是收的,隻不過我們收了之後要重新的冶煉一遍,再製成新錢。
農民豐收之後,需要將糧食換成錢,再以錢交稅,這時候我們在各地的糧站收糧時,就給農民新錢,如此一來就可以在農民中推行新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