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章 封侯拜相,未可期也!(2 / 2)

這封密信隻有一行字:鳳陽有重兵埋伏,淮安守備空虛,速過河!

第一眼看見這句話的時候,朱允炆後背全是冷汗,腦子裡一片空白。

說好的明修棧道,暗渡陳倉,還暗渡個屁!

如果燕王真的趁機攻打淮安,後果不堪設想!

真的是越想越後怕,通風報信之人真該死……不,該誅九族!

“你告訴朕,那個梁勝背後之人是誰?”

楊士奇如實回道:“據此人交代,出城送信是受了曹國公李景隆之侄,李承良的吩咐。”

“李景隆?”

朱允炆大驚失色,怎麼會是他?

腦海中一幕幕突然出現在眼前,五十萬大軍北伐,硬是啃不動一個小小的北平城,守城的還是燕王世子朱高熾。

等四叔從大寧趕回來,帶著新招募的蒙古騎兵攆著李景隆揍了一路。

經此一戰,朝廷損兵數十萬,使得攻守形勢徹底逆轉,再難組織大規模的軍事征討。

李景隆戰敗之後,朝中有多名官員上疏彈劾其失律喪師,懷貳心,應予誅殺以謝天下,自己卻堅持認為是戰術戰略有問題,權衡許久,還是將他保了下來。

沒想到,竟然是一場赤裸裸的背叛!

怪不得消息會走漏,除了齊泰、黃子澄、方孝孺三個當事人,隻有掌管左軍都督府的李景隆最清楚兵馬的調動!

啪!

朱允炆大怒之下,一巴掌拍在禦案上,震得茶水四濺。

“吳王三天之前拿到密信,為何今日才來上奏?”

楊士奇說道:“請陛下息怒,吳王殿下拿到密信的時候,本打算立即呈報陛下,但是考慮再三,如果消息走漏,燕軍必然不會去攻打鳳陽,陛下的精心部署便功虧一簣,得不償失,便暗自將密信扣下,按時間來算,燕軍應該已經落入圈套,此時拿出密信,即便有人想要通風報信,已然不及。”

朱允炆聽完後,默默點了點頭,沒想到自己的小老弟還挺有心機。

“這麼大的事,吳王為何不親自過來?”

“回陛下,吳王殿下正在順著線索追查,想來很快就有進展了。”

“莫非背後之人不是曹國公?”

“微臣隻知道李承良有重大嫌疑,但是,目前尚不能確定他真的有通敵行為,至於曹國公是否知情,更是不得而知。”

“吳王查到什麼程度了?”

“回陛下,吳王殿下所有行動都是秘密進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