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虎關上牢門,身後傳來清脆的皮鞭聲,還有伴隨而來的喊叫聲。
對付這種人,好話說儘也沒用,隻能祭出傳說中的大記憶恢複之術。
鬥轉星移,朝陽再次升起。
朱允炆端坐在龍椅上,群臣分文武兩列依次排開,早朝開始。
在所有人最前方,還站著一個身穿大紅蟒袍的年輕人,吳王朱允熥。
從今天開始,朱允熥跟隨百官上朝,參務機要。
“吾皇萬歲萬歲,萬萬歲!”
“眾卿平身!”
“謝萬歲!”
眾人剛剛站起身,甚至還沒直起腰,就聽到一個聲音傳來。
“臣胡閏謹奏,錦衣衛擅自闖入大理寺,無故將我寺少卿徐阿炳帶走,此行徑粗暴,完全不顧朝廷法度!”
眾人紛紛側目,今天的主題是彈劾嗎?
平日裡的流程都是六部尚書先奏事,然後其他官員,等到正事說得差不多了,彈劾小組才開始發力。
而且,彈劾有個不成文的規定,通常都是都察院的監察禦史起頭,其他人隨後。
今天這是怎麼了,一上來就開始彈劾?
大理寺卿胡閏步麵露憤色,心中一口惡氣實在難消。
眾臣還在思索,左都禦史景清緊隨其後站出來。
“陛下,錦衣衛此舉非但踐踏法紀,更是對朝廷權威的挑戰!臣請陛下徹查此事,還朝中官員一個公道!”
在景清身後,翰林修撰楊榮也踏前一步。
隻見他的眉頭緊鎖,語氣堅定道:“啟奏陛下,錦衣衛此行悍然無法,已致朝綱混亂,懇請陛下明察秋毫,以正朝紀。”
“臣附議!”
“臣附議!”
一時之間,站出來十幾個,都是彈劾錦衣衛。
大殿上群臣的眼光都看向吳王,雖然都在彈劾錦衣衛,誰都看得出來,他們真正要彈劾的是吳王,隻是不敢騎臉開大罷了。
殿上的空氣仿佛凝固,朱允炆的眼神很複雜。
他輕輕地摩挲著龍椅扶手,沉默片刻後方才開口。
“胡卿家,你說錦衣衛抓走大理寺少卿徐阿炳,是何罪名?”
胡閏回道:“錦衣衛此次行動,並沒有說徐少卿犯了哪條律法,沒有任何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