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認為隻有像錦雲那樣單純的女孩,才會被施詩那看似柔弱無助的外表所欺騙。
剛才施詩看向謝奕時的眼神,仿佛蓄滿了秋水,深邃而又充滿吸引力,任誰看了都會心頭一軟。
然而,施詩本人對此毫無察覺,全然不知自己已成為他人眼中的焦點。
不久,她就從同學們的談論中得知,謝奕不僅是他們的同學,更是班級裡的班長。
這個信息讓她對謝奕多了一份敬佩。
畢竟,謝奕那種天生的領導才能和能言善辯,在這個文化水平參差不齊、年齡跨越從十幾歲到二十幾歲的班級裡顯得尤為突出,他的每一句話都如同磁石,牢牢吸引著每個人的心。
緊接著的外語課,由一位年輕的眼鏡教師方誌授課。
他看起來不過二十出頭,舉止中透露著一絲散漫,對於班上新成員的到來似乎並不怎麼關心,甚至連例行的點名程序都省去了,顯得有些漫不經心。
這種態度讓課堂氣氛顯得略微沉悶,與剛才同學們間的熱烈討論形成了鮮明對比。
講課的速度如同被風催動的雲朵,一堂課的時間裡,老師的語速飛快,恨不得將兩章的知識點如潮水般傾瀉而下,不顧及學生們是否能在這知識的洪流中緊緊抓住每一根求知的稻草。
翻譯僅僅是一帶而過,仿佛是例行公事,隨即便讓學生們自行接力,開始朗讀那些對他們而言還陌生而生硬的文字。
這樣的教學方式,對於那些文化基礎原本就不甚牢固的大齡學生而言,無疑是在艱難的學習征途上又增設了一道難以跨越的高牆。
劉素芬坐在旁邊,每一個單詞仿佛都成了她嘴邊的絆腳石,讀起來結結巴巴,時斷時續,那聲音裡藏著不易察覺的焦急與努力。
而平日裡總是顯得遊刃有餘、從容不迫的謝奕,此刻也罕見地露出了幾分焦躁,手指不安地揉搓著發梢,眼神時而凝聚在書頁上,時而迷茫地飄向遠方,顯露出一絲不易覺察的困擾。
教室裡,有的學生在反複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