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十二年前了,那時的皇帝朱翊鈞還是個十歲的孩子,雖然小皇帝的年紀還小,卻已經能夠揮筆寫出工整有力的徑尺大字了。
當時申時行收到的四個大字是:責難陳善。
當時的小萬曆皇帝希望他的申先生能夠及時規勸他的過失,對他提出好的建議。
‘責難陳善’四個字的含義是那麼的深重,當年申時行在收到這四字時,滿腔都是被天恩眷顧的榮幸。
一轉眼,十二年過去了,他收到的不再是‘責難陳善’,而是‘殷鑒不遠’……
抬起頭,望著紫禁城上四四方方的天,申時行的目光有些茫然起來,夜風吹亂了他鬢角的幾縷白發,也吹晃了他那顆堅不可搖的心。
他不知道自己做夢都想要實現的“萬曆之治”,究竟能否成功了;他更不知道自己還能不能向那個人證明,自己才是對的了。
望著漆黑一片,無月也無星的夜空,申時行緊緊閉上雙眼,深深地吸了一口氣。
再次睜開眼時,他的眼神已經不再茫然,而是恢複了以往的堅定。
“叔大,我會向伱證明,我才是對的!”
……
慈寧宮。
李太後如往常一樣,雷打不動地跪坐在觀音像前低聲誦讀著經文,手上的佛珠有規律地來回撚動著,就像她日複一日的生活。
她是大明朝最為尊貴的女人,哪怕歲月匆匆都格外憐惜她的容顏,使她未曾人老珠黃,風姿貌美依舊。
十二年了,自先帝駕崩後,像這樣枯燥且乏味的日子,她已經過了整整十二個年頭。
其實也沒有那麼久,對她而言,準確的來說,應該是兩年。
“太後娘娘,有消息了!”
一個小宮女慌裡慌張地跑進了大殿內,匆匆行禮後,有些興奮道:
“潞王殿下從乾清宮出來後便回府了,他看起來很高興,回去時手上還抱了個大盒子。奴婢打聽了一下,聽說是皇上把幾樣心愛的寶貝賞賜給了潞王殿下。”
聽到消息的李太後停下了誦讀,手中的佛珠卻仍在撚動著,她雖沒有說什麼,臉上卻是流露出了欣慰的笑容。
主子不說話,小宮女便主動笑著恭維起來:“皇上待潞王與太後您待潞王是同樣的好,由此可見,您與皇上母子連心,心意相通呀。”
本是恭維的話,可李太後聽完卻是驟然消失了笑容。
小宮女不知道自己哪句話說錯了,但讓主子不高興了,即便不是錯那也成了錯,她急忙求饒:“太後恕罪……”
“下次彆這麼冒冒失失闖進來,這裡是皇宮,不是菜市場,規矩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