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老四,被退婚又不是什麼光彩的事,有什麼好笑的!”
張嗣修身為如今的一家之主,眼下出了被‘集體退親’這種丟張家臉麵的事情,他的內心其實是相當難受的。
以前張居正在世時,天塌下來張家也有父親張居正頂著。後來父親張居正去世了,上頭又還有大哥張敬修頂著。
如今父親和大哥都已經不在了,長兄如父,全家的擔子便全都壓在了張嗣修這個老二的身上。
偏偏他又是個隻會讀書的,許多事情在緊急關頭之際,他還真不知道該如何做主……
就比方說這次被集體上門退婚一事,在這之前,張嗣修是堅決不同意退婚一事的,因為他覺得這十分恥辱!
他決心拖也要拖死對方,大不了最後落個兩敗俱傷的地步,死也要拉著對方的名聲一起死!
然而想象很美好,現實卻是相當的殘酷。
此次集體上門退婚的人,根本就不是來跟張家人‘商量’的,而是采取了十分直接的——逼迫!
不同意退婚?那就把張家翻過來!直到找到婚書!再逼著張家人強行按手印!強行退婚!
什麼?想要報官?
官府表示:嗬,已讀不回。
張嗣修是萬曆五年一甲第二名的榜眼,身為張居正第一個中進士的兒子,他的官場‘資曆’比大哥張敬修還要深。
然而,他在翰林院的那幾年,是老父親張居正大權在握的那幾年,習慣了歲月靜好的他哪裡見過這種大場麵。
看到退婚方‘不講武德’的那一刻,張嗣修當時就被嚇懵了,他跟他的狀元郎三弟張懋修也是到那一刻,才真正的明白了一件事
——聖賢書是用來看的,聖人道理也是用來聽的。
真到了真正的大事上,都是狗屁!
大侄子說的對,拽什麼聖人學說,當什麼狗屁君子呢?
最終,這場鬨劇隻能是以張嗣修的妥協收尾,好在對方雖然不講武德,錢還是肯出的。
畢竟這些張居正親自挑選的‘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