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被抄家,反手燒祠堂》全本免費閱讀
“你是不是早就知道了倭奴會大開平壤城北門,又故意知情不報?”
宋應昌沒有客氣,見到張重輝後直接便是如此質問,料到了對方會行狡辯,他更是直接‘堵死路’道:
“你知不知道你這是在延誤軍機!耽誤軍國大事!如此大罪!你們張家十族的性命都不夠賠!”
麵對這駭人聽聞的‘十族’威脅,張重輝卻是一臉淡然地反問道:“所以呢?”
“所以?”宋應昌瞪大雙眼,斥問道:“你還有臉問所以?你到底為什麼知情不報?”
“什麼?我知情不報?哈哈,真是好笑!”張重輝笑著道:
“我一早就說了祖總兵之言並非擾亂軍心,我好言相勸,結果為此我還被李提督關了兩日,這件事情所有人都是有目共睹的。
你們這些身居高位者自恃孤傲,不肯聽良言相勸,最終錯失良機,現在還要將責任扣到我這麼個‘一心為國’的白丁身上?”
“你不要東拉西扯!”宋應昌知道張重輝是在故意‘攪混’話題,他又將話題扯了回來,再次問道:“我在問伱,為什麼知情不報!?”
張重輝也不躲,‘故意’問道:“知什麼情不報?”
“自然是倭軍會大開平壤城門這一軍情!”宋應昌冷眼說道。
張重輝卻是直接搖頭,裝傻道:“小西飛又沒跟我說過他們會開大門,我怎麼知道?”
“你放……”宋應昌自然不信:“你胡說!小西飛肯定跟你說了!你明顯就是打量著我跟李提督聽不懂倭語,故意隱瞞!”
“宋經略。”張重輝笑了,挑撥一般:“凡事講究證據,你有證據嗎?”
“是啊,凡事講究證據。”宋應昌也笑了:“我是沒有證據,但你放心!我上呈給聖上的軍情中,一定會將你的這一‘罪’大大寫上!”
宋應昌的意思很明顯,擺明了就是在對張重輝說——“不論怎樣,這個‘鍋’你都背定了!”
畢竟錯失了如此良機,總得有個人出來承擔責任!
雖然問題的‘根源’,並不‘隻是’出在明軍沒有事先得知‘倭奴會大開平壤城門迎接’之上。
更多的原因,其實還是出在了明軍大部隊沒有預料到倭奴們的‘歡迎儀式’會那麼的隆重且奇葩。
一時‘慌奇’之下,軍隊亂了陣腳,這才是致使此次‘痛失良機’的最大原因!
宋應昌知道這些,但現在錯誤已經釀成,原因便不再重要!
現在最重要的是,要給上麵一個交代,更要給皇帝陛下一個‘說法’!
這個‘說法’,一定要說得過去才行,畢竟這可是要呈交給皇帝陛下的。
思來想去一番後,宋應昌決定,隻能從大年初一那日,接見小西飛一事下手了!
誰都知道那日接見小西飛等倭奴使者時,營帳內隻有宋應昌,李如鬆,張重輝三個明朝人。
故而給皇帝陛下的‘說法’,隻能是他們三個人中的一個‘給’!
宋應昌自然不可能將自己給搭進去,更不可能將正在打仗中的大將李如鬆給搭進去!
故而這個‘天選之人’,隻能是張重輝了!
宋應昌已經不在乎小西飛究竟有沒有跟張重輝說過,倭軍會大開平壤城門迎接明軍一事了。
反正事到如今,小西飛說了就是說了!
沒說,那也是說了!
事到如今,張重輝這個‘鍋’是背定了,然而身為當事人的張重輝卻是並沒有什麼特彆反應。
“宋經略,不是我說你,你的格局真的太小了。既然你如此執著於要讓我背鍋,那你便去向聖上告狀吧!”張重輝一臉無所謂,甚至還道:
“最好讓滿朝文武大臣都知道,是我張重輝,是我一個未滿十五歲的外交副使,致使援朝大軍釀下了如此‘顯然’的大錯!
讓皇上和滿朝文武們都好好看看,你這個朝鮮經略使,跟提督大人李將軍,為了推卸責任,都有多能推卸責任吧!”
“你!”宋應昌牙齒咬住了,一時間竟有些不知該如何反駁才好。也是在這一個刹那之間,他才幡然想起一件事!
等等!張重輝……還沒有十五歲?
宋應昌也是才反應過來,也不知道是從什麼時候開始,潛移默化一般,他好像‘早就’沒有將對方給當成‘孩子’來看過了……
意識到這一點的宋應昌瞬間又欣喜了起來,他又笑了,道:
“張重輝,你以為你年紀小,就沒有人相信是你從中搞的鬼了?你還不知道吧,自從妖書案過後,朝中早就沒人將你當成正常孩子來看了。
聽說,就連皇上也是如此!你可是張神童的後人!自然也是神童了!神童‘心眼’多,萬一生了……想為祖父‘報仇’,而報複‘誤國’的壞心思呢?
也不是不可能啊!是吧?張小神童?”
這一次,宋應昌‘似乎’賭對了,因為他看見張重輝不僅臉色冷了下來,就連還嘴都不還了,直接就是轉身離去。
看著張重輝離去的背影,宋應昌心中不由得暗自欣喜道:
“小子,跟我玩?你還太嫩了!”
……
為了讓‘說法’更具有‘合理性’,宋應昌直接便是將‘張重輝懷有報複國家圖謀’的想法寫在了奏本之上。
至於皇帝陛下信不信,那就是皇帝陛下的事了。
反正宋應昌是寫了,而且‘潑臟水’的事,朝中文官又有幾個沒乾過呢?
寫好的奏本,加急送往了京師。
然而宋應昌不知道的是,另外一道涵蓋著‘朝鮮王印’的‘奏呈’已經先一步渡過了鴨綠江!
這道奏呈,注定要比他宋應昌的奏本‘先’一步到達內閣,到達司禮監,也到達皇帝陛下的手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