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8章 詭計曝光!萬曆麻了!(1 / 2)

《大明:開局被抄家,反手燒祠堂》全本免費閱讀

乾清宮。

“皇爺,張重輝那小子……他……您要不還是彆看了吧?”

陳矩手裡捏著一張紙,扭扭捏捏,吞吞吐吐著,看起來很是糾結。

“他寫了什麼?”朱翊鈞抬手示意陳矩將紙張交給自己,並道:“無妨,我知道他不會真的出主意。”

事實證明,朱翊鈞‘似乎’猜的並沒有錯,因為紙上隻寫了龍飛鳳舞的六個大字

——殺了豐臣秀吉!

“哈……”朱翊鈞忍不住輕笑出了聲,意味不明道:“他還真是會‘一步到位’啊。”

朱翊鈞當然想殺了豐臣秀吉,可問題是怎麼殺?讓錦衣衛漂洋過海去倭國暗殺豐臣秀吉嗎?

簡直扯淡……

而且,就算是暗殺成功了又如何?就算沒了一個豐臣秀吉!還會有下一個豐臣秀吉!

治標不治本罷了!

“沒用的法子,還以為你真有什麼主意呢。”朱翊鈞輕蔑一聲道。

朱翊鈞本來就沒打算見張重輝,眼下張重輝給出了這麼個‘扯淡’的法子,他就更不可能見對方了。

隻是……

“這是誰幫張重輝寫的?”看著這骨騰肉飛的書法字跡,朱翊鈞不由得心中驚歎一聲——好看!

朱翊鈞記得,張重輝之前的那手‘醜字’可是連排版都沒有搞明白。雖然他也知道……對方很有可能是故意裝的。

“回皇爺的話,這是張重輝親手寫的。”陳矩似乎已經猜到了皇帝陛下的心中在疑惑些什麼,刻意補充道:

“張重輝這一年多以來,時常練習書法,加上他老丈人趙士楨的書法本就一絕。想來……他應該是在趙士楨這個‘名師’的指導之下,書法才進步的如此飛快吧。”

“一年多?就能練成這樣子了?”朱翊鈞呆呆愣住了。

看著張重輝不到一年就練出來的一手美字,又回想起自己曾經最引以為傲的書法……

朱翊鈞才發現……自己的書法……好像永遠停留在了十歲那年的水平……

幾乎是瞬間,朱翊鈞就‘又’想起了那個熟悉的稱謂——神……童?

似乎在感慨些什麼,朱翊鈞低聲喃喃了起來:“有人生來就是神童……有人生來……就是要被逼著當那不可能存在的聖人……”

“啊?皇爺您說什麼?”陳矩‘又一次’沒聽清楚皇帝陛下說了什麼話。

這倒也不能怪陳矩耳背,畢竟皇帝陛下的聲音實在是太小了,而陳矩的年紀也實在是不小了。

“沒什麼。”朱翊鈞早就已經習慣了這個耳背的老太監,隻擺擺手說道:

“你去挑兩個‘吃閒飯’的官員作為冊封使,再傳旨下去,讓他們帶上那個沈惟敬,跟倭國使者一同出使倭國,冊封豐臣秀吉為倭國國王。”

朱翊鈞已經意識到,這場援朝之戰高低橫豎都還是得繼續打了。

可反正‘戲’都已經做到這個份上來了,那就繼續做下去吧!

反正‘演戲’又沒有什麼損失,還能趁此機會抄兩個‘光吃飯,不乾事’的勳貴家,給自己這個皇帝添添私人小金庫!

……

萬曆二十二年,正月二十日。

大明朝廷下旨——命,臨淮候勳衛署都督僉事李宗城為外交正使,五軍營右副將署都督僉事楊方亨為外交副使,各賜武官一品服,與沈惟敬一同前往倭國,以大明天朝的名義,冊封關白豐臣秀吉為倭國國王!

……

小西飛終於還是得以回國了,對他來說,這次還能活著從大明朝回去,實在是難得中的難得……

隻不過這一次,小西飛回去的時候可不孤單,因為他還要領著三個明朝使者一同回去。

這一路上,除了知道‘實情’的小西飛和沈惟敬都在提著心吊著膽,不知道該如何麵對正在倭國翹首期盼著‘大明七條約’的豐臣秀吉以外……

李宗城這個大明朝真正的外交正使,似乎也已經察覺到了哪裡不對一般,一路上都在擔驚受怕,畏畏縮縮著……

一行人就這麼各懷心事的跨過了鴨綠江,路過了平壤城,來到了朝鮮釜山城,準備坐船去往倭國。

然而,就在即將登船的前一夜,意外發生了!

身為大明朝外交正使的李宗城!居然跑了!

李宗城本就不想當這什麼狗屁的外交正使,因為這個外交正使的差事,是‘上頭’強行塞給他的!

而且他總覺得這次突如其來的差事,來的太過於莫名其妙了些!

故而,這一路上李宗城都在提心吊膽著,到了釜山之後,他更是在與倭軍的交談中得知了,這其中的貓膩!

事實證明,一切都已經晚了,畢竟人都已經到朝鮮釜山了……

然而,李宗城卻是跟吃了熊心豹子膽一般,二話不說,脫下使臣官帽後就忙不迭的跑了!

跑了……

當然,李宗城是不可能跑得掉的,哪怕他插上了翅膀,也飛不出大明朝的手心!

隻不過,半路違抗旨意潛逃這個‘大罪’,可就得讓李宗城吃不少的牢飯了!

值得一提的事,李宗城的父親叫李言恭,是大明朝開國功臣李文忠的第八世孫。

外交正使李宗城跑了,正使這個位子,自然而然的便落到了原先的外交副使楊方亨身上。

可憐的楊方亨此時還不知道問題的嚴重性,毅然決然接下了這麼個‘光榮’的差事。

而沈惟敬這個‘帶路’的翻譯官,也光榮的‘升官’為了外交副使。

……

萬曆二十二年,六月二十日!

大明朝的外交使者早已成功抵達倭國,並將於此日,正式冊封豐臣秀吉為倭國國王!

事實證明,豐臣秀吉對於此次的‘冊封’一事還渾然不知曉,直到此刻,他都還在以為大明朝使者即將宣讀的,是那‘七個條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