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開局被抄家,反手燒祠堂》全本免費閱讀
這一次,萬曆皇帝是真的發怒了!
原因,是他看到了一位名叫丁應泰的兵部讚畫主事,呈上來的彈劾奏本。
而丁應泰彈劾的那一個人,名叫楊鎬!
“來人!”朱翊鈞氣得聲音都在發顫,下令道:
“把內閣那幾個廢……全給朕叫來!朕倒要問問看他們這些個狡猾的老狐狸!
出了這樣大的事情,究竟是怎麼樣瞞過他們,直到今天才出真相的!”
朱翊鈞氣到都有些破音了,回想起上個月時,他還在為楊鎬上疏的‘開年喜報’而高興了好一會兒。
本以為新年新氣象,本以為萬曆二十五年的晦氣已經去了,本以為遠在朝鮮蔚山的明軍們真打了一場大勝仗。
然而,這些都隻是一個‘以為’而已。
現實是殘酷的,萬曆二十六年的開年,並沒有什麼新氣象。而遠在朝鮮半島的明軍,也並沒有打什麼大勝仗。
相反,明軍不但沒有打勝仗,甚至還打了一個大大的敗仗!
其實,明軍此次在圍攻朝鮮蔚山城時,起初是獲得了小勝,打了場小勝仗的。
然而,倭軍不是傻子,小日子們眼見打不過明軍,於是乾脆選擇了閉城不出,龜縮於城中堅守,等待援軍前來救援。
加上當時的朝鮮天寒地凍,明軍們用來攻城的大炮難以點燃,這也致使明軍們圍城圍了整整十日,都未能攻克此城。
眼看日子一拖再拖,再這麼圍下去也不是辦法。
而倭軍似乎也提前預料到了什麼,為了防止明軍們圍急眼了,學精了的倭軍直接使出了‘詐降’一計,為緩兵之計!
而這明眼人一看便知道是詐降的一計,卻是成功騙過了明軍的最高指揮官:楊鎬。
事實證明,這位萬曆八年的進士,被朝廷任命為右僉都禦史,奉命經理援朝軍務的楊大人,似乎並不太適合負責打仗事宜。
楊鎬既沒有宋應昌的本事,更沒有李如鬆的心眼,故而,楊鎬被倭軍們搞了。
而且,還是在萬曆二十六年的新春之日。
遙想萬曆二十一年時的正月,李如鬆率領明軍,取得了平壤大捷。
可在這萬曆二十六年的正月初三,同樣的新春之日。
當駐紮在蔚山城外的明軍們,看到李如鬆當年的手下敗將小西行長,率領著大批倭軍趕來支援蔚山城內的倭軍時,素來英勇的明軍將士們,居然被嚇慌了神!
當然,將士們的臨陣慌亂,除了因為朝鮮正值嚴冬,天寒地凍,致使火器難以點燃以外。
與糧食短缺,以及主將領們的錯誤指揮方式也逃不了關係。
而身為明軍最高指揮官的楊鎬,許是沒見過那麼多的倭人,害羞了吧,他都還沒來得及下令指揮,自己就先騎著馬跑了……
嗯……先跑了……
明軍副指揮官麻貴見狀也是呆住了,老大都跑了,他還打個屁啊?
於是乎,麻貴也跟著楊鎬的屁股後頭一起跑了……
帶頭的將領們都跑了,底下的明軍將士們頓時士氣全無,此戰結果可想而知!
此戰九將皆潰,死者無算,輜重多喪失!
要不是吳惟忠等人斷後,後果將要不堪設想!
楊鎬等人,就這麼一路逃到了慶州,許是怕倭軍追上來,他直接下令,將明軍全部撤回了王京城。
事情就是這麼個事情,毫無疑問,這開年的一仗,是一場大敗仗!
此戰還未打就輸了,還死傷了那麼多的明軍將士,楊鎬深知自己擔不起這個責任。
故而,楊鎬與兵部尚書兼薊遼總督的邢玠合謀了!
他們不但不如實上報敗況,反倒還掩敗為勝,臭不要臉的向朝廷奏捷!
內閣很快就收到了楊鎬發來的‘喜報’,遠在京師的閣老們哪裡知道朝鮮戰場的真實情況。
一聽打了勝仗,紛紛大喜,並急著向萬曆皇帝報喜!
朝廷上下都在高興打了場大勝仗,然而此戰的實情,卻是明軍死傷者,高達萬人之多!
而楊鎬卻拒不將實情上奏,他堅定的隻上報死亡者,僅有百餘人而已!
除此之外,楊鎬還收到了內閣發來的誇獎手書,稱讚他此戰打得漂亮,實乃用兵如神!
如此荒謬之事,若是真就這麼被遮掩了過去,那可真就是沒天理了。
雖然世上的天理的確不多,但世上終歸沒有不透風的牆。
兵部讚畫主事丁應泰,得知了楊鎬打敗仗的真實消息,憤怒的他二話不說便前去質問楊鎬,接下來該怎麼辦!
畢竟死了那麼多人,總不可能一直遮掩。
事實證明,楊鎬的腦子可能不太正常。
他不但不想著怎麼捂住丁應泰的嘴,反倒還拿出了內閣閣老們‘官方誇獎’他打勝仗的手書,對著丁應泰耀武揚威的炫耀了起來!
並表示——皇上跟閣老都誇我了,你算個屁,敢在這裡跟我叫板?
腦回路本就不太正常的楊鎬可能沒有想到,他這次算是踢棉花踢到鐵板上了。
本就憤怒的丁應泰被如此羞辱,氣得他直接上疏彈劾楊鎬二十八條罪狀、又加十條羞恥之事!
天下沒有不透風的牆,這下子,牆塌了,真相也被捅出來了!
這下子,不僅內閣,百官們都知道了,萬曆皇帝朱翊鈞,也知道了!
糟心的萬曆二十五年好不容易才過去,沒成想萬曆二十六年才剛開春沒多久,就打了這麼一場烏龍大敗仗!
出了這麼大的事,萬曆皇帝朱翊鈞不可能不憤怒!
出了這麼大的事,內閣說什麼都得承擔責任!
於是乎,內閣首輔朱賡又病倒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