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五章 希望的田野上(2 / 2)

等風乾的差不多了,還要用高粱杆圍一個圓形的棧子,把黃澄澄的苞米棒碼在裡麵儲存。

二端小時候經常淘氣的和哥哥一起爬到苞米棧子裡玩,像一個碉堡。

脫粒之後的苞米,可以磨成苞米碴子,也可以磨成粉,貼餅子,蒸餑餑。當然,生活條件好了之後,大家夥兒吃上了大米,玉米麵兒不再是餐桌上的主角了。

二端能理解這種祖祖輩輩吃粗糧為主,一朝日子好了,自然不稀罕玉米麵的心情。

不過開掛的二端暗搓搓的琢磨,再過二十年,粗糧又成了城裡人的新寵,不是憶苦思甜,而是出於健康和養生的需要。

所以家裡做飯,二端也經常是要求吃粗糧的,還言之鑿鑿地給爺奶爸媽講吃粗糧的好處。

媽媽不理解,這孩子,誰不愛吃細糧啊?可爺爺奶奶支持二端,各有各的滋味。以至於周家人的餐桌上,從來沒有缺席過粗糧,爺爺奶奶的身體也一直挺硬朗。沒像有的老人,後來得的其實都是些富貴病。

“端端啊,你明兒可彆上地裡去了,你瞅你曬的,黑不溜秋的。一個小丫頭,咋能恁黑呢?”晚上幫媽媽燒火做飯的時候,媽媽瞅著自家姑娘曬黑了一層的小臉兒,不滿意了。

二端嘿嘿一笑,顯得小牙更白了。

“媽,我捂一冬就白啦,沒事兒。”二端不以為意呢,屯子裡的小丫蛋兒比她黑多了,她這才哪兒到哪兒啊。

“我說你,你咋老不聽?主意咋恁麼正呢?”楚睿雲白了二端一眼,她白白淨淨的小閨女,這往地裡跑了半個月,眼瞅著就黑了一圈。

往灶坑裡添了一把柴火,二端拿爐鉤子扒拉了一下,讓火旺一點。這才笑嘻嘻地支應著媽媽:“好好,我明兒戴個草帽行不?媽,我可愛往地裡溜達了,勞動光榮嘛。”

這話換做是上輩子的二端,是絕對說不出口的,曾經的她,滿心想的都是玩,對勞動,避之唯恐不及。

拿這孩子一點辦法都沒有,楚睿雲總覺得挺矛盾。一來呢,孩子勤快,是好事情。可另一方麵,她又覺得閨女嘛,應該嬌慣一點的。

彆看楚睿雲刀子嘴,可她那心,比誰都軟乎。

雖然她嫁到農村,嫁給周景林,是她心甘情願的。可有時候她也會想,如果她當初留在鎮上,憑她是個高中生,爹咋地也能給她找個工作,那樣的話,端端就是城市戶口了。

這種想法,其實是楚睿雲這一年多來,看到自家姑娘優秀的表現才產生的。尤其是上回陪著二端上省城去演出,看到人家城裡的小姑娘們,穿的戴的,白白淨淨的。

自家的姑娘和人一比,哪兒也不差呀。可人家是城裡人,是城市戶口。可自家閨女,再出類拔萃,也是屯妞兒。

一種不平衡,不甘心的思想逐漸產生,讓楚睿雲越來越見不得二端的村氣。

而二端恰恰的因為不想讓自己看起來太不像屯子裡的小丫蛋兒,才刻意多接觸農活什麼的。

這娘倆的想法正好擰巴著了,一個想讓自己的姑娘像個城裡人,一個想讓自己村氣起來。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