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遙王讓醉仙樓大東家給張逸仙帶了幾句話,其內容無非就是半拉攏半警告,如果張逸仙看出來什麼端倪,讓那些事情爛在肚子裡,永遠不要說出去。
因為張逸仙猜中了逍遙王的意圖,不但完美配合達成了逍遙王的目的,還找了個蹩腳的理由,把本應處死的手下給救了回來,所以逍遙王很是客氣,最後還跟張逸仙約定,三日後,醉仙樓山水閣一見。
前麵那些話張逸仙不意外,自己本來也不會亂說,但逍遙王約自己二次見麵,這事可就麻煩了。
自己開啟的是軒轅霸下的劇情,前幾世逍遙王結識了軒轅霸下,同樣約了三日後見麵,而正是這次見麵,逍遙王提出了一個請求,他想讓軒轅霸下帶自己進宮,去見瑜妃。
按理說逍遙王是皇帝的親弟弟,回皇宮就是回家,怎麼還需要讓軒轅霸下幫忙呢?
前幾世張逸仙曾調查過,逍遙王白崇之,文韜武略不遜色於當今聖上,隻是平日更好詩詞歌賦,舞文弄墨,寄情山水,無心政治,所以並沒參與爭奪太子之位。
先帝駕崩後,現在這位皇帝榮登大寶,登基後的第一件事就是肅清異己,穩固政權,在五大監的幫助下,首當其衝的就是拿自己的皇兄皇弟開刀。
當時的白崇之早就有所察覺,為了自保,先帝駕崩之前便主動提出離開京城,去外麵尋一處仙家之所。
等現在的皇帝整頓好朝綱,接手北黎後,再想對這個弟弟有些什麼想法,人影都找不到了。
但為了讓自己在百姓心中樹立一個良好形象,皇帝封白崇之為逍遙王,他去尋仙之處便劃為逍遙王的封地,同時派出心腹領兵圍堵了各處要道,一旦發現白崇之想要回京,殺無赦。
白崇之當然知道自己皇兄,當今聖上是什麼想法,所以也表達了自己的態度,他承諾願意用逍遙王的身份踏遍北黎河山,為白氏皇族尋找仙根,永世不回京城。
所以逍遙王這些年一直在外做快活王爺,因為沒有廟堂的束縛,也結交了不少江湖朋友。
當然這些事普羅大眾是不知道的,前幾世張逸仙也是通過東帝城璿璣閣強大的情報網才知曉的這些秘辛。
而這次逍遙王冒著生命危險,入京城為皇帝賀壽,所為的也正是他請求軒轅霸下幫忙的事,要見瑜妃一麵。
瑜妃,是當今聖上的後宮妃嬪之一,容貌出眾,以文才見長,但性情寡淡,在眾多後宮佳麗中,並不出眾。
前幾世張逸仙通過調查得知,在瑜妃還未成為皇妃之前,曾與白崇之兩情相悅,但隨著先帝駕崩,新帝登基,白崇之出逃,瑜妃也在經曆過種種事件之後,變成了當今聖上的瑜妃。
逍遙王白崇之回來,就因為從宮中傳出消息,瑜妃病重,恐不久於人世。
逍遙王或許有資格在壽辰慶典當日麵見皇上,卻沒有權利在皇宮進出自如,唯有拜托當時紅得發紫的軒轅霸下,才有一線希望見到瑜妃。
但前幾世作為東帝城城主的張逸仙始終有一個疑問,一個曾經有過交集的女人,真的值得逍遙王冒著生命危險進京嗎?
如果逍遙王白崇之是個情種,那另當彆論,可種種跡象表明,白崇之絕不是一個無謀之人,那麼就隻有一個可能,這也是前幾世張逸仙調查時,極其偶然知曉的一些傳言。
逍遙王白崇之外在京城有孩子,很可能就是瑜妃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