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還是來了。許大茂聽廣播裡播報了,七月,長江流域產糧區出現特大洪災開始,注定了今年南方主要產糧區,江漢平原,長江中下遊平原糧食欠收,或者顆粒無收已經既成事實。
所幸自己在煙袋斜街已經囤積了粗糧也好,細糧也罷,加上收的古董,快堆滿那十個立方的容積了。
婁曉娥對許大茂每次下鄉帶回來粗糧,細糧,也很奇怪,尤其是還帶回來麥粒,玉米粒。
“大茂,你帶著我沒加工過的糧食乾嘛?”
“娥子,有備無患,你沒去過鄉下,你不知道,今年莊稼普遍欠收,沒聽廣播裡在播長江流域發生特大洪水嘛,這就是把咱國家的兩大產糧區給淹了,你看著,不出三個月,咱京都市就會有反應,每個人的定量會減少,甚至糧站哪一天有定量也買不到糧食的日子就要來了。到那時,咱家有麥粒,有玉米粒,總有辦法加工的,手中有糧,心裡不慌。知道吧,你看你現在肚子有這麼大了,我能看著你餓肚子嘛。早安排,早安心。不過這事兒彆去外麵說,讓彆人知道咱囤糧,不是個好事情。”
“哦,哦,好。”婁曉娥這才想起來前幾天電視裡確實播報了這一消息。
還真沒想到,許大茂說三個月後減少定量,沒想到8月份就下了通知,從九月開始,每個居民定量減少,而且幅度很大。許大茂原本有30斤定量一個月,現在居然隻有25斤了。五斤糧食那就是百分之二十的定量呀。
不上班的人更是減少的多。婁曉娥原本28斤,現在隻有22斤了。
其實許大茂倒是不知道其他居民怎麼想,他是知道這個情況要持續整整三年呢。京都倒是還好,畢竟是首都,總不至於眼見著居民餓死。
其他地方,尤其是災區農村,那情況是相當的淒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