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 / 2)

他頓了頓,又道:“那大殿下可參悟出什麼道理了?”

李安然問他借經卷的次數多了,他也不好隻由著她瞎看就完了,總得問問她得了道理才是。

李安然看著他新落下的那顆黑子,微微皺眉:“什麼道理?”她挑眉,“無非八個字罷了。”

——“嚇之以威,誘之以利。”

“凡是以言論聚集跟隨者的人,沒有一個能跳出這個樊籠。”

榮枯從棋盒裡拿旗子的手指懸頓了一下,卻不急著反駁,隻是溫聲詢問道:“何為‘嚇’?”

李安然坐正身子,眼裡卻滿是狡黠:“恰如《佛說老女人經》中的‘老女’,既然是前世慈愛之母,隻是不舍兒子出家,便由此困頓五百世。佛母尚且如此,更何況無關之人?這不是威嚇又是什麼?”

榮枯依然不急著反駁,又繼續問道:“又何為‘誘’?”

李安然見他一副不悲不喜的模樣,似乎全然不把自己的話放在心上,便繼續開口道:“這一類就更多了,諸如前世供奉謹慎,下一世便做國王、富豪、入淨土,享極樂,這不是‘誘惑’又是什麼?”

榮枯不再將手放在棋盒上了,他將手收回來,雙手持住自己的念珠,整個人看上去端方恬淡——直到很久以後,徹底同這胡僧真正熟絡起來的李安然才知道,這意味著這個曾經在西域各國罕逢敵手的辯僧他,要開大了。

李安然:“你笑什麼?”

榮枯搖頭:“大殿下看故事隻看皮相,而不看其骨相。”

李安然身子微微前傾,將手搭在棋盤邊緣:“哦?”

“《佛說老女人經》,表象所言,乃是佛母前世慈悲,不舍佛主出家渡化眾生,故而受五百世困頓,事實上所講,卻是一段因果,種因而得果。佛母慈愛佛主,不舍其受苦,而舍萬物困頓迷津,此為‘因’,而五百世困頓,乃是為了為她了卻這段因。若要做比較,便是大周子民,觸犯了大周之法,按照罪過輕重,各有定論罷了。如何能叫‘嚇之以威’?”

李安然:……你一說到大周律例我就不困了……而且還覺得你說的有道理?

榮枯見李安然一臉的踟躕,又繼續道:“再說所謂前世供奉謹慎,下一世便得大造化——世人如入六道,擺脫不了一副皮囊,雖說享用綾羅綢緞,錦衣玉食,卻終究是生老病死,愛憎彆離,究其所以,依然是沉浸苦海,不得解脫。若為了來世享用珠玉脂膏而供奉,最終還是墮入不得道的迷津,又怎能說是‘誘之以利’呢?”

“殿下以為‘嚇之以威’,事實上,卻是在教導人識因果,畏因果。”

“殿下以為‘誘之以利’,事實上,卻是佛主慈悲,教人以求道之法。”

“我曾經聽說,中原有聖人曾說‘朝聞道,夕可死矣’,事實上也是一樣的。”

“故而,‘嚇之以威,誘之以利’隻是皮相,‘束之以法,教之以道’,才是骨相。”

李安然:“……你這說的,好像也有幾分道理。”

不對,被這賊禿繞進去了!

她悚然驚醒。

李安然沉默半晌,對著一局殘局,卻咂摸出了一些味道來:“嗬。狡辯。”

榮枯隻是笑笑,複又低下頭去鑽研棋局。

李安然卻盯著他的臉,頗有興味。

——好一個“束之以法,教之以道”。

此人可用。

隻是還得磋磨磋磨。

坐在李安然對麵對著棋局苦思冥想的榮枯,突然猛地打了個寒顫。

於是他抬起頭來,看了看漢白玉棋桌上頭含苞待放的桃花骨朵。

——不冷啊?

榮枯收回目光的時候,卻恰好撞上了李安然的翦水秋瞳,一派懶洋洋的:“我後日進山去找元叔達,你隨我去。”

榮枯:……

雖然但是,小僧覺得您不安好心。

隻聽見李安然笑眯眯道:“你和叔達下棋,這樣他就會罵你是臭棋簍子,不會罵我了。”

榮枯:……

????

作者有話要說:元容:不,我會罵你和臭棋簍子下棋越下越臭。

大公主:嚶。

紅玨:公主放心飛,翻船自己背。【麵無表情小海豹鼓掌】

感謝在2021-05-16 21:04:59~2021-05-17 15:21:28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柳昭 10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