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柄修陳柄權老兄弟可不慣著老黃氏母子。
倆兄弟去找了陳大樹。
陳大樹一看這架勢,就猜道肯定是老大他們惹事了。
果然沒說幾句話,就問到了陳貴山不孝敬親娘的事。
陳柄修妻子李木槿懟老黃氏,
“當時過繼大樹兄弟就說了,兩百兩銀子斷了生養恩,這過繼後本就不在是你家兒子,是我兄弟柄源親兒子,你們到處說貴山不孝順,說他欺負親娘,我三弟媳婦死了五年了”。
老黃氏母子臉色青黑難看,過繼的兒子沒有生母,隻會尊過繼的父母為親生父母。
就是守孝也是為過繼父母守孝三年,他們成了隔房堂伯,要麼不守孝,要守也就守三個月孝。
小黃氏跟劉氏不敢說話,輩分在哪裡壓著呢,他們胡亂說話挨罵是一定的。
陳貴河看陳大樹一聲不吭,心裡埋怨老頭不幫他們。
李木槿說完對著陳老大老三兄弟倆。
“貴山是貴鬆堂兄弟,欺負他就是欺負他們兄弟,你們要繼續造謠,那讓他們幾個過來跟你們說道說道”。
陳貴河……
“不不不,大伯娘誤會了,都是婆娘不懂事瞎嚼咬舌頭,我這就管教她,以後不讓她再胡說八道”。
陳貴河嚇得急忙服軟,陳貴鬆堂兄弟七個,他可不能讓他們找來。
真來了罵一頓都是輕的,說不得火氣上來還得挨打。
小黃氏劉氏被推出去平息陳柄修他們怒火,一點怨言不敢有。
李木槿冷哼,沒見過把女人推出來當擋箭牌的。
“女人家還是要守婦道,整天說人閒話,沒得讓人看不起”。
小黃氏憋屈又無奈,“伯娘說的對,以後我好好相夫教子,孝順公婆”。
她也怕挨打,男人不會打她,可是陳柄修那支兒媳婦多。
陳大樹送走人,掃一眼一院子鵪鶉,搖頭回屋去了。
*
周辰軒沐休就去了陳繼銘雜貨鋪,沒想到他哥周瑾軒也在。
這不是巧了。
“辰軒也來了,早知道你要來我就等你一起了”。
周瑾軒笑眯眯,看的周辰軒直縮腦袋,昨天他還跟他哥保證在家溫書的,沒想到被抓包了。
“二哥我找繼銘有事,不是你想的那樣”。
“哦,什麼事,我能聽嗎”?
“二哥,也沒啥大事,就一些我們之間的小秘密”。
周瑾軒可不信他,拿眼神盯著弟弟看。
陳繼銘這陣子挺忙他要開成衣店,他家想賣蠶絲被,也不能光賣那一樣。
開成衣店的是臨時決定的,還是聽他弟講故事,來的靈感。
陳景銘發揮他小孩優勢,滿嘴跑火車的編故事,然後什麼成衣店,定做棉衣棉被等等都給編出來了。
當然忽悠對象是他哥,用陳瑤做掩飾的。
都說說者無意聽者有心,雖然陳景銘是故意的。
陳繼銘多聰明啊,聽後一琢磨,開成衣店還真能行。
青雲縣城沒人乾這行,就是府城他也沒見過。
於是陳繼銘回了縣城就四處招繡娘,準備開成衣店。
還請了一個鮑姓女掌櫃,管理繡坊和成衣這塊。
他家還有兩間鋪麵,這一次全都用上了。
今天周辰軒來問陳繼銘關於蠶絲被一事,周瑾軒知道了,哪能不摻一腳,當即決定要合作。
陳繼銘,“周二哥不是我不答應,是蠶絲還沒貨呢”。
蠶都是蟲子,沒結繭,急也急不來啊!
。。。!
秋收前桑蠶結繭了,陳景銘為了蠶絲養了好幾茬蠶。
還有兩個蠶房的蠶沒有到結繭時候。
虎子家跟平安家養的蠶繭被他家收了,一家人在蠶繭賣了二兩銀以後,就像打了雞血,繼續養蠶。
還跟陳貴山好好請教一番,不過他家養的都是柞蠶。
沒辦法,青雲山桑樹不多,柞樹多(橡子樹)為了掙錢兩家人也不怕摘樹葉累,養的比第一次多了一倍。
其他人看這兩家跟著陳家養蠶賣錢,眼紅的同時找了過來,於是第二次出蠶就養的多了,還大都是養的柞蠶,誰讓橡子樹多嘛。
荒地裡的柞蠶已經開始結繭,都在葉子背麵,當初為了成活率放的挺多,後來小鳥勤快,給減少了許多柞蠶。
還行每個樹上最少的還有十幾個成繭了。
有種淡淡的憂傷。
摘下蠶繭,秋收來到了。
除了地少的,和沒地種的留下看守荒地瓜田,荒地雇傭的人大都回去收糧食去了。
陳家這次有二十畝地要收,陳繼銘又買了一頭牛回來,不為啥,因為他家有一百二十畝良田要耕種,要不是還能雇牛乾活,陳繼銘最少得買四頭牛。
新房子早就蓋好了,晾乾後搬了進來。
舊房子成了蠶房,三間蠶房已經有一間結繭空了下來。
父母住堂屋東邊臥室,兩個女兒住陪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