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章 手握大殺器,緣何不反?(2 / 2)

事實上,配比是擺在那裡的,但是想要把理想的數字變成實際的成品,其中需要跨越的困難,還有很多很多。

如果李賢真的像他計劃當中那樣,在極短的時間內就成功作死的話,留下這麼一個乾巴巴的秘方,那些唐人還真的就不一定能製出火藥來。

至於用於作戰的火炮、火槍,就更不用說了。

可能根本就不會有人嘗試。

真真是枉費了太子殿下穿越千年的一片心意啊!

看來,這個寶貝若是想搞起來,還是要靠太子自己。

說的誇張點,即便是最普通的黑火藥,放到李賢這個具備現代科學思維的普通人手裡,嘗試個百十來回都不一定能成功呢!

但戰爭卻一觸即發,看來,這一次無論如何也是不趕趟了。

要想把吐蕃人趕走,隻能從戰術戰略上下功夫了。

不過,火藥?

火炮?

當這些大殺器從李賢的眼前一一劃過,太子殿下的眼睛便忽然亮了!

這些大殺器,似乎也不是一點用處都沒有!

這些可都是打仗用的!

妥妥的兵器!

利器!

神器!

這樣的好寶貝,若是能造出幾個來,不說能不能發揮巨大作用了,隻要有那麼個模樣擺在那裡。

能夠打出幾發炮彈來,不就是現成的謀反證據了嗎?

要說古代鑒定謀反的套路也是有幾個的,還幾乎都是固定的。

比如甲胄。

史書上經常記載,某某府邸,不管是大王的,還是大臣的,被搜出現成的甲胄幾百件。

這就是一項謀反的鐵證了!

因為古代對於兵器一類的器具管理的非常嚴格,不隻是平民百姓不能擁有,就連達官貴人若是朝廷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