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之前就暗中和吳三桂有書信往來,此次來濮州,也是與平西王派來的密使接頭,準備召集以前的舊部,配合吳三桂一起反清。
之所以在第一次被刺殺後,沒有立即離開濮州,也是因為要等待吳三桂的密使,這才不得不在繼續留在這裡。
而調查這次事件的始作俑者趙凡天,那可就簡單多了,這位爺已經不是第一次在大白天這麼乾了。
上一次,他在池州城還賣弄風騷,作了首詩,至今仍被士林廣為傳頌。
這次雖然人比上次死的人多,可到底沒有衝擊官衙,而且被殺的是前任左都督,不是現任都督,在朝廷看來,這位趙大俠已經收斂多了。
隻是讓官府哭笑不得的是,天下人都知道,他叫趙大力,可這位爺也不知是怎麼想的,每次出手,總要大張旗鼓的宣傳自己的假名,生怕彆人不知道,這不是純純的掩耳盜鈴嗎?難道這是這位趙大俠的個人愛好不成?
要說朝廷,對趙凡天的感情還是蠻複雜的,說起趙凡天做的事,抽筋扒皮,都算對他法外施恩了。
但這人對朝廷來說,絕對算是一員福將,上一次出手,斷掉了平西王一條重要的財路。
這一次就更厲害了,讓一場天大的禍事,最終胎死腹中,可以說斬掉了吳三桂一條臂膀也不為過。
畢竟劉良佐從軍多年,曾官居一品,位高權重,實力在前朝降將之中,也算的排得上前幾位。
尤其他的勢力在江南一帶,可以說根深蒂固,若是被他舉事成功,怕是整個江南都要陷入一場空前的災禍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