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舞台上正有三個藝人,唱著山東琴書《水漫金山》,雖然台下的山東老鄉聽的如癡如醉,但趙凡天卻一個字都聽不懂,不過唱腔陰陽頓挫,聽起來倒也不錯。
享受一下這個時代的民俗,倒也是不錯的,趙凡天美滋滋的夾起一塊皮凍送進嘴裡,又滋了一口甜香的女兒紅,滿足的眯起眼睛,用手在桌子上合著琴書的節奏打著拍子。
不多時,餃子便被送來了,他迫不及待的用筷子夾起一個餃子,送到嘴裡,嗯,不錯,這餃子皮薄、肉餡鮮美,羊肉鮮美的香味在嘴裡縈繞,真鮮!
看著小狐狸眼巴巴的望著自己,他笑罵了一聲,隻好先給小狐狸撥出了一盤餃子。
沒了打擾,趙凡天不客氣的甩開腮幫子,專心對付起餃子,也是拜在山裡沒鹽少油的日子所賜,五斤羊肉餃子,沒一會兒功夫,就進了一人一狐的肚子。
趙凡天滿足的伸了個懶腰,斜靠在椅背上,用牙簽剔著牙。
見天色還早,又沒有地方可去,那半斤女兒紅早已喝完,趙凡天又要了一壺毛尖,坐在茶館消食。
聽著咿咿呀呀的琴書,酒勁上頭,老趙有些昏昏欲睡了,而那小狐狸早已臥在桌角,呼呼大睡了。
就在趙凡天似睡非睡的功夫,突然傳來一陣喧囂,將他的困意一掃而光。
他不悅的抬起頭,向喧嘩的方向看去,隻見一群學子打扮的年輕人,正簇擁著一個身穿白色絲綢儒杉的高大書,生走進茶樓。
那些年輕學子似乎很是興奮,他們大聲議論著馬家餃子的鮮美,而那個為首的書生笑眯眯應和著這些學子,大聲吩咐夥計,讓去馬家叫五十斤水餃。
說罷,他豪氣的丟給夥計一錠銀元寶,看那大小,至少有十多兩,說道:“好酒,好菜,隻管端上來,速速去催,不要耽誤時間,不要惹你家苗老爺生氣。”。
自從看清這個書生的模樣,趙凡天那點困意早已不翼而飛,原來這書生不是彆人,正是當日在車裡被嚇跑的虎精苗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