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1章 巨蟒(2 / 2)

趙凡天牽著馬,趕在關門前溜出了溧陽城,出門就縱馬狂奔,生怕被金世成得信徒纏上。

他這時才想起,金世成這家夥在原書中見過,書裡好像應該是長山人,以前是就個無賴,因為混不下去,才去做了和尚。

當和尚以後,依舊混的不咋地,這家夥也是個狠人,為了能出位,當眾吃牛馬糞便,還自稱是“佛”。

這個時代得人又好糊弄,誰見過這陣勢啊,還真的就有人信他了,竟然收了上萬信徒。

這貨從此算是抖起來了,依靠信徒的捐獻,住上了大房子,還沒事讓信徒吃吃翔,生活樂無邊。

後來被知縣看他不爽,抓起來一頓暴揍,說他妖言惑眾,但隻要能捐錢修孔廟,就放過他。

彆說,他那些信徒還真給力,哭喊著說“佛遭難了”,結果文廟沒出一個月就修好了。

費用的籌集之快,比官府攤派還要快,這也讓蒲鬆齡老先生唏噓不已。

他記得《聊齋誌異》裡靠胡亂吃東西,被人奉為神靈的好像有兩個人,一個就是這個金世成。

好像還有一個吃石頭的家夥,好像姓王的馬夫,據說是在嶗山修道,隻揀鬆子和白石頭充饑,還能吃出石頭的酸甜苦辣,“如啖芋然”,吃的長了一身毛。

但他那會兒在嶗山,從未聽人說起過這個奇人,估計因為他的影響,這哥們已經不在嶗山吃石子了,鬼知道在哪鑽著哩。

其實吃石頭,在道家是有講究的,孫思邈就有食雲母方。

雲母,極薄片狀,透明,可以對著太陽光來分辨口味。

宋代道士張君房編纂的《雲笈七箋》有詳細的雲母食譜,雲母先要煮,然後搗成細粉搓丸,才可能吃起來“如啖芋然”。

鬆子在前,是主食,石頭是輔食。

吃鬆子有兩種好處,一是山中隨處可見,不愁吃不飽,二是裝叉效果杠杠的,絕對可以將那些無知村婦唬得一愣一愣的。

至於渾身長滿白毛,那純粹是營養不良造成的的,所以說修仙需謹慎,謹防上當。

不過像金世成這樣,靠著吃翔修煉的,古今中外,獨此一家,彆無分號!

趙凡天滿腦子胡思亂想,不知不覺就到了瓦屋山下,此時天色已黑,不過對於有盜驪的他來說,根本不是問題。

但瓦屋山上的兩盞燈籠還是吸引了他的注意力,誰這麼無聊,大晚上打著燈籠在山上瞎竄?

他仔細看過去,不由得倒抽一口涼氣,這哪是燈籠啊,分明是一對巨蛇的眼睛。

仗著視力好,這條巨蟒就算藏匿在黑暗中也無所遁形。

隻見這條蛇身長粗粗估算一下,也有七八丈長,粗細和水缸相仿,身上滿是墨綠色的鱗片,在月光下泛著幽光。

就這大小,一口吞下一頭牛,完全不在話下,上輩子傳說中的泰坦巨蟒,貌似在這條巨蟒麵前,那都是小卡拉。

這條巨蟒顯然已經發現了趙凡天,當然它並不知道早已被看穿,而是慢慢的向這邊靠近。

顯然它是打算偽裝成夜路人,待離得近了,再發動襲擊!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