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倆昨晚還商量了,這金銀花事也要和方大山講講,這後山這麼大一片,就是不進深處,外圍這幾座山上能沒有嘛?
外圍這幾座山村裡人是不敢去,可對於方大山而言,是沒什麼危險。進去找找看,要真能找到了,賺錢不比打獵差!
方大山還不知道妹妹妹夫已經給他重新找了一條賺錢道了。還在心裡盤算著,手裡錢應該是夠!
聽妹夫這麼說,他高興拍了拍陳二柱肩膀,“行,要不夠我就去拿……不過,我想著應該差不多夠。”
沒等吃中飯,陳二柱就準備去村長家看看。
村長家住在村口,五間青磚大瓦房,有青磚圍著高高院子。連院子裡都用石板鋪了幾條路,有通向堂屋,通向灶房……
井邊上都鋪了一圈,整個院子看著利利落落。
院門開著,陳二柱站在門口就喊了一聲,“得壽堂叔在家不?”
“誰啊?”院子裡傳來應答聲,隨即一五十來歲婦人從屋裡探出頭來,看見站在門口陳二柱,就笑著說道,“是二柱呀!你堂叔在家呢!快進來!”
這是村長媳婦胡氏,和陳二柱娘是遠房堂姐妹,兩人在家做小姑娘時候就互瞧不順眼,等嫁到陳家溝,就硬生生鬥到現在。
本來陳大栓和陳壽這對堂兄弟就感情一般。主要是陳大栓是長房長孫,自我感覺有點高人一等,覺得陳得壽這堂弟遇事應該退讓一點,才對得起自己這個身份。
而陳得壽呢!就是誰有道理聽誰,總不能你是長房長孫,事事都讓著你吧!
堂兄弟自此就有了點矛盾,可兩人也沒鬨到麵子上,村裡人還以為兩人隻是性格不合之類,都沒放在心上。
可自打兩人媳婦娶回來了,那幾年是真熱鬨。
兩家隔也不遠,天天不是她指桑罵槐,就是另一個指雞罵狗,斷斷續續好多年,直到有了孫子輩,才慢慢好了點。
真真消停下來,還是打陳大栓去世後,也不知是大胡氏沒了男人沒底氣,還是小胡氏懶得再搭理她了。
反正好幾年了,村裡沒聽到兩人吵鬨聲。
可上次陳二柱上門,小胡氏是客客氣氣,笑臉相迎。她就有種你越不喜歡這兒子,我越喜歡。而你越是喜歡哪個兒子,我越不想搭理他。
陳得壽坐在炕上,手裡拿著煙袋,也沒抽,就是一種習慣。
年紀大了,身體是一年不如一年,進城看了,醫館裡大夫讓他少吃肉,少抽煙,多吃點青菜。
打那以後,他這煙袋裡煙絲就沒滿過,天天老太婆就給一點點給他,像打發要飯似。
看陳二柱進來,他坐那也沒動地方,反正是自己家後輩,打量了這侄子一眼,“咋了?房子不是蓋好了嘛?”
在他心裡,除了蓋房子那事,這小子可是好多年沒登自己家門了! 這會又過來,肯定是有事,他才好奇問道。
“房子是蓋好了,是彆事……”陳二柱憨憨笑了笑,坐在炕另一邊,“叔,我那嶽父你是知道,在山裡住了那麼多年了,這會兒想搬出來,你看……”
陳二柱說到這兒停了下來,而陳得壽放下手裡煙袋,抬起眼皮看了這侄子一眼。
在心裡想著,這小子也就看著憨,心裡啥事都明白,性子裡還藏著一點點滑。
“想落戶咱們村?”
“叔你真厲害,我好沒說完,你這就知道了。”陳二柱一個馬屁拍過去。
陳得壽用手虛點他,笑著說道,“行了,我知道了,等哪天有空去城裡,把戶籍落一下就行了……對了,地基想劃在哪兒?”
“後山那個破院子,叔你看怎麼樣?”
陳得壽沉思了一會兒,“也不是不行,就怕住那不安全。”說到這兒,他一拍額頭,懊惱說道,“我咋給忘了,他們家是打獵,住那自是不怕……”
作者有話要說: 明天中午十二點,在本章後麵評論的,發五個紅包(一個100晉江幣)。本活動以後會常有的。注:要求2分的,同一讀者多條評論隻發一條。
小可愛們,加油!上個章節剛好是五條評論,中午已發完!
明天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