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第 40 章(1 / 2)

古代農家種田記 章小夢 6167 字 11個月前

秋高氣爽, 稻穀飄香。

秋收冬藏,家家戶戶都忙著地裡的農活,安靜的小山村一下子熱鬨了起來。

陳青家的玉米早已收了回來, 現在玉米棒正晾曬在院子裡, 等貓冬的時候再慢慢的剝。

陳二柱夫妻倆也沒閒著, 給前麵的拐子爺爺家收稻穀去了。

拐子爺爺, 也姓陳, 大名叫啥已不可考究。村子裡同輩的直接喊拐子、拐子哥,小一輩的喊拐子叔,到陳青這一輩的都喊拐子爺爺。

拐子爺爺的腿腳有點不靈便, 走路一跛一跛的, 因此他就有了個比名字還響亮的綽號,拐子……

陳青為此還專門問過陳二柱,村裡人乾嘛要叫拐子爺爺綽號,連小輩的都這麼喊他, 這不是很不尊老嗎?

據陳二柱回憶, 從他小時候記事起, 拐子爺爺的腿腳就跛了, 慢點走的時候還看不出來,越走的急越跛的厲害。

那時村裡人就這麼叫,就像他的名字一樣, 叫著叫著就習慣了, 一輩一輩的就這麼叫下來了。

要陳青說, 這習慣一點都不好, 彆的綽號也就罷了,身體殘疾得的綽號,到現在連小輩都這麼叫他, 是不是有點傷人啊!

可她人小言輕,說了也沒人聽啊!再說,估計村裡人都形成習慣了,認為這事就不是個事,說不定自己最後還被說小題大做。

話說回來,為啥她爹娘去給拐子爺爺家秋收呢?

這次連陳青都佩服她爹這個人,平時看著是有點憨憨的,可自打聽說拐子爺爺要賣地,沒事他就去和老爺子閒嘮,嘮來嘮去,把兩畝地給買回來不說,另外三畝地都給他佃下來了。

租子收的還便宜,老爺子說了,糧食收下來交完官府的稅收,剩下的他拿四成就行了,陳青家剩下六成。

聽陳二柱回來說,拐子爺爺人雖進城了,可又想著未雨綢繆,留點地放在村裡,啥時候都是個退路不是。

可拐子爺爺在村裡又沒個兄弟侄子啥的,五畝地全佃出去,又沒空回來收租子。再說,還有家裡的院子也沒賣,平時也需要人照看著。

挑來挑去,挑中陳二柱這遠房侄子,知道這侄子憨厚老實,家裡又實在是需要買地,賣於他兩畝地,自己就是提點小條件,侄子也會認真去做的。

再說,也沒準備讓這侄子白幫忙,自己這地平時要賣到九兩銀子一畝,現在才收了他八兩一畝。兩畝地少收了二兩銀子,可把這老爺子心疼的夠嗆。

少收二兩銀子,把家裡的院子和剩下的三畝地,一起都托付給陳二柱了。

自己腿腳實在是不方便,租子再少收點,讓這便宜侄子給送到城裡去。

現在外麵地主家的地都是收五成、六成的,老爺子收個四成真是夠低的了。方氏自打聽了這消息,臉上的笑就沒落下來。

這不,看丈夫要去幫忙,她也非要跟著去。把家裡這攤事都扔給閨女了,她中間回來一趟,給小田田喂點奶,又風風火火的去幫忙了。

幸好,二虎也被留家裡了,不然陳青一個人根本忙不過來。

家裡有地了,全家這兩天都跟著高興,連三歲的三虎都知道,有地以後都不會餓肚子了。

陳青早向她爹打聽過了,年頭好的時候,一畝地能收三百多斤小麥,稻穀要少點,一畝地有三百斤左右的樣子。

官府收稅也分兩季,夏收完交小麥,一畝地收六十斤小麥。秋收完交稻穀,一畝地五十斤稻穀。

到時自己家坡地的兩百文稅收也一起交給官府。

陳青再一次感歎,這時代的稅收真不重。看樣子,這朝代應該正是鼎盛時期,老百姓的日子還不算難過。

扒拉著自己的小手,算著一年自家能得多少糧食?兩畝地是自家的,除了稅收,剩下的都能拉家裡來。

兩畝地交了稅大概能剩六百斤的小麥,五百斤的稻穀。還有三畝地,交了稅剩九百斤的小麥,七百五十斤的稻穀。這裡麵有四成是拐子爺爺的,自家落下六成。

六成是多少來著?六九五十四,小麥是五百四十斤,稻穀能有四百五十斤左右。

陳青越算越激動,加一起光小麥就一千一百斤左右,還有九百來斤的稻穀。

一年多了兩千斤的糧食,是個什麼概念?再也不用擔心家裡吃不飽飯了,哪怕年景差點,家裡的日子也能過下去。

這一刻,陳青才真真感受到,飄在她家頭頂的那片烏雲散了,她心裡那朵烏雲也散了。

“二哥,來把田田的小床搬院子裡。”

半晌午的時候,小田田剛好一覺睡醒,放院子裡她也不鬨騰,小家夥現在會翻身了,放炕上沒人看著還真不放心。

家裡之前他們兄妹睡過的小床,就被找出來,洗刷乾淨。偶爾放院子裡也方便,現在這天氣,不冷不熱的,晌午前後睡在院子裡也算舒服。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