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章 第 117 章(2 / 2)

古代農家種田記 章小夢 4767 字 10個月前

回家來又商量了一次,覺得還是應該去老童生那。

又是一天,陳二柱帶著三虎進城了,這次是把三虎送給老童生看看的,自己家挑好了夫子,夫子也要看看學生不是。

老童生姓童,私塾裡的學生都喚他童夫子,外人都喜歡喚他老童生。

童夫子雖然歲數大了,可對私塾裡的學生還是很儘心的。看見三虎也沒嫌他年紀有點大,要知道進學的最佳年紀是六七歲,而麵前這個孩子已經九歲了,個子比九歲的孩子可高多了,外人一看還不認為十一二歲啊!

考校了一番,童夫子還是收下了三虎,陳二柱也提前把家裡的打算說了,就想給孩子認幾個字,能寫會算就行,讓童夫子看著教。

而童夫子也沒生氣,他也和陳二柱說了,認字在他這就行,算賬是要會打算盤的,他這裡可教不了。

不過他可以給孩子找個學的地方,他生在這安平城,長在這安平城,找個給學生學算賬打算盤的地方還是不難的。

這樣的孩子他不是沒遇到過,前前後後他也遇到了好幾個,學認字兩年就差不多了,再學上兩三年的算盤,到時候這孩子也就十三四歲。這樣的孩子放出去就能謀生,比那些乾苦力的容易的多了,賺的錢也多。

陳二柱想了想也就同意了,這樣也就比剛開始多上兩年,反正三虎年紀不大,多學兩年也沒啥,最多多花幾兩銀子,孩子學本事是大事。

雖然私塾裡的孩子學的不一樣,可收的束脩是一樣的,一個月兩百文,中午在這裡吃飯再收一百文。

陳二柱交了兩個月的,一共是六百文,這錢聽著雖然多,可一般的人家湊湊也能交得起,為啥這麼大的安平城讀書的沒多少呢!

這一個月三百文就隻是讀書加吃飯的費用,要是家就是城裡的,還能省下一百文的午飯錢,兩百文,城裡誰家拿不出呢!

原來讀書還有一項更費錢的東西,那就是筆墨紙硯,還有最貴的書呢。

陳二柱掰著手指頭算著,筆墨肯定不能省,紙硯這兩種也不能省,書更不能省,買吧!

就這還沒挑好的買,筆是最便宜的,買了一支,花了八十文。墨條也是碎的,沒多買,因為童夫子說了,剛開始的時候可以在沙盤上練,也可以沾水在石頭上練。

紙倒是買了一點,都是挑最次的買,是裁剪的時候沒裁好的,邊上還有毛邊的。

硯這東西最便宜的也要大幾百文,陳二柱爺倆都沒舍得,猶豫來猶豫去,想著不買不知道行不行?最後,還是買東西的掌櫃實在看不下去了,拿出來一個有瑕疵的,缺了一個角的,看樣子是摔壞了的,收了陳二柱兩百文錢。

這四樣買齊了,剩下的就是書了,童夫子讓買兩本書,一本是三字經,一本是千字文,童夫子也說了,這兩本的字都認識了,這字學的就差不多了。

當然,這隻是字學的差不多了,你還要會寫才行。

兩本書花了二兩半銀子,連之前買的筆墨紙硯,一共花了三兩多一點,再加上交給私塾的六百文,四兩銀子基本上都花光了。

陳二柱算完倒抽了一口氣,這讀書認字真不是他們這些窮苦人家能乾的事啊!

作者有話要說:  感謝在2021-04-08 23:39:22~2021-04-12 23:08:11期間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哦~

感謝灌溉營養液的小天使:婭 5瓶;

非常感謝大家對我的支持,我會繼續努力的!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