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在供銷社見過白紅梅母子四人之後,她已經做好了跟這種人長久糾纏的心理準備。誰讓人家握有大義,於情於理都得扒著沈驍幾十年。
在喬寶珠看來,沈驍算是一個不錯的戰略合作夥伴。有素質,有分辨能力,能認清眼前的形勢。比趙海洋那種,把希望和寄托放在彆人身上的人強多了。
她把這段婚姻當成了投資跟交易,想要盈利就要在前期舍得投入成本。她能接受盈利少,但若是回報率太低或者虧損,喬寶珠會馬上撤資走人。
“想啥呢?”
喬長海指揮著黃星將糧食扛進小倉房,轉過身看見閨女站在房簷下發呆。
“是不是覺得沈驍這個房子太小了?我也覺得這房子小,總共就兩間屋。倉房還是用石頭跟木板搭的,但是院子弄得倒是挺規矩的。”
張桂芬聽見喬長海嫌棄房子小,忙不迭走過來笑著解釋。
“這房子確實小,按沈驍如今的級彆,至少也該分一套三間房。”
“但事兒啊說來話長,最早第一批建造家屬房的時候,規製就是每個小院兒建造三間房。中間一間做廚房,東西兩間各住一戶人家。屋裡麵弄南北兩鋪大炕,就算一家生個十個八個也能住下。”
“因為是第一批家屬房,大夥沒算計好泥坯。等到了最後一個院子的時候,剩下的泥坯就隻夠蓋兩間屋。再等營地運黃泥來不及了,就隻能蓋套兩間房,還隻有一鋪火炕。”
“後來家屬房越蓋越多,就開始憑著級彆分房了。副營以上的可以獨享一戶三間的房子,連長以下的兩家住一個院兒。沈驍申請房子的時候,分到了一個三間的大房子。大前天有個戰友家屬拖家帶口投奔過來,連老的帶小的一共9口人,當時隻剩這個院子還空著。這小房子根本住不下,所以沈驍發揚風格,讓出來了。”
“不過這也挺好,你們小兩口獨門獨院住著清淨。”
何止是清淨,當初為了彌補房子太小,修整院子的時候花費了一番心思。
隻不過這個時代的人,都從實際出發,居住環境再優美也不如多鋪火炕實在。
原房主就是因為家裡孩子生的太多,一鋪炕住不下了。不得不從既有柴房又有倉房,還能獨享一口壓水井的獨門小院兒搬去跟彆人合住。
眾人正說著話,一道爽利的聲音由遠及近的傳了過來。
“哎呦,沈營長家屬搬進來啦。新娘子迎進門,嫂子給你道聲恭喜啊。”
喬寶珠抬起頭,看見一個頭上裹著頭巾,肩上挑著扁擔,上身穿著藏藍色粗布褂子,腳下踩著解放鞋的婦女,風風火火的走進院子。
她把扁擔放到地上,大大咧咧的衝著眾人一笑。
“我是前排21號院子的嫂子,我叫吳美麗,你就喊我吳大姐就行。”
“沈營長平時挺照顧我們的,今天他出任務不在家,我當嫂子的得過來幫個忙!”
“這是我撿的一水桶野鴨蛋,還有兩隻野兔子。給你們添個菜,祝你跟沈營長白頭偕老。”
喬寶珠臉一紅,連忙擺手推辭:“嫂子,你來我很歡迎,東西就不要了。”
沈驍人都不在家,她一個新媳婦誰也不認識,怎麼能收鄰居們的東西呢。
喬寶珠話音剛落,院門口外又一陣笑聲傳來。
“又讓吳美麗搶在前頭了!我說吳大姐啊,你咋乾啥都比我們積極呢?”
幾個打扮樸素的婦女,有人挑著扁擔,有人挎著土籃子。三三兩兩走在一起,看見吳美麗先一步進來,笑嘻嘻的跟喬寶珠打招呼。
“新娘子你好啊,我是住在後排47號宋連長家的。”
“我是59號房的,我叫鄭欣欣,欣欣向榮的欣。”
“我是段教導員家的,我叫張翠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