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爸媽都是殘疾人,他們都是勤勞本分能吃辛苦的,可惜就因為他們身體殘缺,大多數的工廠人家都不要。不過我這小作坊不講究什麼形象啊影響的,我優先招聘殘疾的。”
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不講究什麼優生優育,隻講究多子多福。
社會越動蕩生育率反而越高,孩子多勞動力也就越多。而且那時候的醫療水平也不行,原本健康的孩子,在成長中因為沒錢看病,小病拖大病,發燒導致殘疾、智障的也比比皆是。
楊明就是小時候就醫不及時,導致一個健康好看的孩子變成了殘疾。
楊家條件一般,給不出高額彩禮娶一個健康的兒媳婦回家當祖宗。娶了一個同樣身體不健康的,有點歪脖子的媳婦兒。
“寶珠,你真要招殘疾人啊?你……”
楊主任心中震撼,不知道說什麼好。胡招娣更是兩眼放光,把喬寶珠當偶像看。
喬寶珠的覺悟太高了,讓她們太佩服了。
“現在人少,優先考慮殘疾人。以後廠子壯大了,沒有那麼多殘疾人,其他人也是要考慮的。”
喬寶珠抿嘴笑起來,對於胡招娣、楊主任二人的誇讚,心裡發虛的緊。
優先招聘殘疾人,確實是喬寶珠內心真實想法。就因為她父母吃過的苦,所以她也想給彆人撐起一把傘。
除此之外,她還耍了小心機。
現在還沒有開放,街麵上擺攤的不管是賣煙還是修鞋甚至是做餛飩的,都是街道安排不了工作的那群人。
殘疾人、孤寡老人、退役受傷不能乾重體力活的軍人........
而喬寶珠是軍屬,跟那群人是不一樣的。萬一將來有人嫉妒,暗中搞事,就跟農場兵團裡那群人一樣。
沒準錢沒掙到,命再搭進去,那還重生個屁啊。
所以喬寶珠想把街道
捆綁上,招的工人都是街道推薦的殘疾人。
那她的這個成衣鋪的性質就變了,從盈利性變成公益性、福利性。
喬寶珠本身就是軍嫂,還是抓過間諜、立過功,現在開一個提供殘疾人工作的成衣鋪,也就沒有什麼問題了。
起碼,沒有人敢站在道德的製高點,質疑喬寶珠這間成衣鋪的屬性。
委員會那幫人,可是很會扣帽子的。
這一點喬寶珠能想到,楊主任不可能想不到。
喬寶珠篤定楊主任不會拆穿她的小心思。
因為楊主任將會是她這間成衣鋪最大的得利者。
果真如喬寶珠猜測的那樣,楊主任斂起笑容,一臉正色道:“街道有幾個登錄在冊的殘疾人等著我們安排工作。我現在就回去跟書記申請,給你特事特辦,爭取三天之內就把開店的手續全辦下來。”
今天是周二,最晚周五就能把工商執照等手續辦完。
順便再挑一挑員工人選,爭取下周一就開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