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帝聽到這裡,咧嘴一笑,搖了搖頭,轉身離開。
他慢慢踱步回了禦書房,揮退內侍。
坐在椅子上發了一會兒呆,皇帝從書桌下麵的小抽屜裡拿出一張紙,上麵龍飛鳳舞的寫了一首詩:
“金樽吟
世事無常耽金樽
杯杯台郎醉紅塵
人生難得一知己
推杯換盞話古今”
這是暗衛從碩合親王的書房裡得來的,拋開他亂七八糟的字跡,這首詩很有一份灑脫不羈在裡麵。
自己看著長大的孩子,看來自己真是想多了。
皇帝又把詩放回抽屜,拿起折子開始批閱。
何碩從慈寧宮出來,長出了一口氣,揉揉臉,快步出了皇宮,回自己的親王府。
晚上躺在床上,想起在慈寧宮,那特殊的龍涎香隨風送入殿內,母後那一瞬間的僵硬。
他恨不得自己馬上二十歲,然後搬到自己的封地去。
十月二十日,針對石家疃修水渠一事,朝廷的封賞隨著一道道聖旨和提職文書,下達給了水司各階官員。
就連裡正,都得了一個職位世襲兩代的犒賞。
而作為真正的提供者,除了五百萬的功德點,蕭家啥實惠也沒撈著。
蕭家兄妹安安穩穩的過自己的小日子,每日裡就是讀書習字,鍛煉身體,偶爾去田間地頭查探冬小麥的長勢。
經過冬小麥種植時的功德點獎賞,現在紅星倉庫總共有了六百多萬點的功德點。
十月三十日,袁滿山和石翠梅搬到新居,蕭家七兄妹過去給他們暖了灶。
十一月一日,袁滿山做主,請了全村的當家人來家吃喬遷宴。
規整乾淨的四合院,寬敞明亮的青磚大瓦房,閃瞎了村裡人的眼。
石老太太喜極而泣,給他們夫妻倆送上了真心實意的祝福。
她也自始至終,隻是想要孫子孫女過得更好。
石翠梅和袁滿山也釋然了,雖說不是毫無芥蒂,但已經不是一想起來就內心焦灼。
十一月初五,天氣竟然有點回溫。
中午,蕭山和袁滿山從山裡打獵回來,在蕭家前院分了獵物,兩人各回各家。
蕭山把野雞和兔子養到籠子裡,然後從背簍裡取出一塊兒黑黢黢、油亮亮的石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