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月山,位於田家村村子北麵,哪裡有著兩個半月形的山峰,崖壁光滑,能形成回音。
這裡有著許多的槐樹,全是自然成長起來的,分布不均勻,樹乾粗大,樹冠更是寬大,這也導致樹冠下麵有著很多的枯枝,要麼是沒有陽光,長得纖細的樹枝,要麼是壽命到頭倒下的粗大枯木。
田真和大壯頂著已經漸漸升高的烈陽來到了此處,剛一來到被半月山遮擋的陰影處,提著一鑼的田真就忍不住的打了個寒戰,不在往前了。
這裡是與他父親來這取木材的時候發現的,這裡雖然背處陽光但也實在是冷得有點不正常,所以這裡早被打了一個重點標記對象。
站在陰影裡,背後就是陽光,便於異常情況的緊急逃生方向。
見差不多後路簡單的安排好了,於是示意大壯將鼓放在來得的木架子上,拿出在路上早已磨得光滑的兩根木棍,這是在銅鑼粗糙的表麵上磨得。
‘咚咚,嗒!’隨便在木鼓上敲了兩下,在木鼓邊緣一起敲了一下,便狀態對著大壯說道“就是這樣,跟你打鐵的時候差不多,按照心中的節奏來就行了,不過以你的力氣要輕點,不要太用力了。”
大壯不疑有他,接過田真遞過來的兩根棍子,試探性的敲打了兩下子,便掌握了適合的力道。
不得不說大壯作為鐵匠,在敲打這一方麵的天賦是真的棒,隻見大壯不到十息的功夫就能敲打出有節奏的感覺了。
田真也拿起了銅鑼,也試探性的敲打著適合的節奏,過程較慢,畢竟他前世是個宅男,對於鑼鼓之類的也僅限於看過豬跑。
等田真略微了解的銅鑼的節奏後,大壯已經可以打出不同節奏的鼓聲,在旁邊看著的田真內心直呼“大壯!牛批!”。
於是乎,整個半月山都回蕩著鼓聲和試圖加入節奏的銅鑼聲。
音波震蕩,鼓點不斷與崖壁回蕩的聲波共鳴震蕩,形成了讓耳膜都開始震蕩的聲波,不知是不是身後陽光的緣故,還是運動的原因,田真二人感覺到了些許炎熱。
在田真的設想中,利用共振原理,就是用銅鑼或鼓的聲音產生聲波動能,對這片區域本身信息自然散發的波產生共振,從而改變或修改那些詭異玩意本身的信息。
陽光散發的熱輻射是否能參與信息共振,那就不是田真能證明得了的了
什麼是共振原理?放上一排相近的擺鐘,無論開始的時候讓其如何不同步頻率的擺動,它們都會在共振原理下逐一同步起來。
儘管這些鬼怪之物的存在還沒法理解,但它們肯定是遵守著陰陽平衡的定律的,更簡單點說,“鬼”它是會“動”的,隻要會“動”,那它就沒法避免與其它能“動”的東西產生互動,也就是共振。
“睡你**,起來嗨!”田真內心怒吼,儘管已經汗流浹背,儘管耳朵已經嗡嗡的,但他還是用力揮舞著木棒敲打著銅鑼,讓其有節奏的與回蕩而來的聲音產生有節奏的共鳴。